醫療事故在日常的醫務人員的執業過程中時有發生。但是很多人都不能正確區分醫療事故與相關的醫療差錯的區別,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醫療事故。那么,怎么區分醫療事故和醫療差錯?醫療事故與醫療差錯究竟怎么界定?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醫療差錯是指在診療護理過程中,醫務人員確有過失,但經及時糾正未給病人造成嚴重后果或未造成任何后果的醫療糾紛。
醫療事故的后果必須達到一定的嚴重程度,如殘廢、傷殘、組織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對于沒有達到事故程度的醫療過失,均應認定為醫療差錯。換言之,醫療差錯與醫療事故的特征基本相同,兩者之者的唯一不同是損害后果程度上的差異。
認為只有造成嚴重的醫療損害后果才能主張損害賠償的說法源于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規定,該《辦法》現已廢止。該《辦法》將醫療過失行為分為醫療事故和醫療差錯,造成嚴重后果的為醫療事故,而對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一般醫療損害后果以醫療差錯對待。醫療差錯不屬于醫療事故,所以也就得不到醫療事故損害賠償。
現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擴大了醫療事故的內涵,取消了醫療事故必須存在嚴重后果的標準。以往所說的醫療差錯已被納入現行醫療事故之中,受《條例》的調整。《條例》)第二條規定:“本條例所稱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根據該條例對醫療事故的界定,我們可以看出,任何違反醫療法律法規、診療規范的行為,只要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就構成醫療事故。《條例》第四條規定將醫療事故分為四個等級,其中四級醫療事故為:“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所以原《辦法》中的醫療差錯當屬現行《條例》規定中的四級醫療事故。
與《條例》配套的《醫療事故分級標準》以227種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后果,劃定了醫療事故的各種細致等級。因此依據現行行政法規及相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醫療事故的損害賠償不以患者受到嚴重損害后果為前提。也就是說,只要醫院在治療過程中存在醫療差錯,既是沒有造成嚴重后果,也可以要求。
律霸小編為您整理有關醫療事故與醫療差錯的知識。在就醫過程中,如果您發生的相關權益受侵害的情形,首先您需要確定究竟是醫療事故還是醫療差錯。只有正確鑒定出屬于哪種情形,才是得到相關賠償的關鍵。
:
醫療事故鑒定程序是什么?
醫療事故賠償標準是什么,賠償范圍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實物出資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0婚姻外遇如何處罰?出軌對離婚時財產分割有什么影響?
2021-03-03發明專利與實用新型專利申報申請事項有哪些
2021-03-18告誡制度適用哪些范圍
2020-11-24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受哪些限制
2021-03-21只要軍人不同意就不能離婚了嗎
2020-11-28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起訴由哪個法院管轄
2020-11-20如何書寫一份有效的遺囑
2020-11-09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證券監督管理條例具體有哪些
2020-12-15企業承包經營合同包括哪些內容
2020-12-07老人超市摔倒應該誰負責
2021-03-24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勞動合同變更
2021-01-12勞動法是如何規定變更工種的
2021-01-15單位不給員工開離職證明,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0-11-22公司能把員工的工資全部扣光嗎
2020-12-23勞動爭議案件訴訟一般需舉證的內容
2020-12-11重大誤解訂立的保險合同是否能變更
2021-02-26輕微交通事故快處快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