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如認為乙的死亡結果應歸責于駕車行為,則甲的行為成立故意殺人中
B.如認為乙的死亡結果應歸責于投毒行為,則甲的行為成立故意殺人既遂
C.只要發生了構成要件的結果,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成立中止犯,故甲不成立中止犯
D.只要行為人真摯地防止結果發生,即使未能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也應認定為中止犯,故甲成立中止犯
【正確答案】AB
【答案解析】《刑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據此可知,犯罪中止的時間在犯罪過程中,即在犯罪行為開始實施之后,犯罪呈現結局之前均可中止;中止要求具有自動性,要求行為人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中止要求具有客觀的中止行為;中止要具有有效性,即必須是沒有發生作為既遂標志的犯罪結果,否則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選項A正確,選項C錯誤。中止行為應具有有效性,也就是要求危害結果不能發生。但若在中止行為進行過程中,出現介入因素,最終導致危害結果發生,這時要判斷犯罪行為與危害結果有無因果關系,如果有因果關系,則構成犯罪既遂;如果沒有因果關系,則構成犯罪中止或犯罪未遂;如果行為人的確采取了中止行為,則構成犯罪中止。因此,關于本題如果認為乙的死亡結果應歸責于駕車行為,那么就意味著,乙的死亡與甲的投毒行為之間沒有因果關系,由于甲采取了必要的手段阻止犯罪結果的發生,因而應認定甲的行為成立故意殺人中止。
選項B正確。本題中,如果乙的死亡結果歸結于甲的投毒行為,那么作為既遂結果的標志已經出現,則甲的行為成立故意殺人罪的既遂。
選項D錯誤。犯罪中止的成立與否并不取決于行為人防止結果發生的態度真摯與否,而取決于犯罪行為與結果的發生是否有因果關系、介入因素對結果發生的作用大小。犯罪中止的成立要求沒有發生作為既遂標志的犯罪結果,如果該介入因素切斷了其施害行為而直接導致了被害人死亡的,則此時行為人成立犯罪中止。如果甲雖然非常真誠地希望不要發生危害結果并且實施了補救行為,但乙依然因為其先前的施害行為而死的話,則其依然構成故意殺人的既遂。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預防接種造成醫療事故如何鑒定
2021-02-23明星cos經典形象被告侵權,如何界定侵權
2020-11-14申請破產法人個人債務還用還嗎
2020-12-07夫妻約定財產協議有什么效力?離婚時能否作為分割依據
2020-12-09婚前財產可以寫遺囑嗎
2021-02-02滯納金最多可以收多少
2021-02-05擔保合同在主合同一年前有效嗎
2021-02-13工傷中侵權人應當怎樣賠償.
2020-11-22合同無效錢要退還嗎
2021-03-17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工作3年未簽訂勞動合同后辭職可以申請補償金嗎
2020-12-20勞動仲裁補繳養老金最多補繳幾年
2021-01-06發生勞動糾紛勞動者如何維權,勞動者維權時的注意事項
2020-12-06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人壽險的理賠知識
2020-11-09交通肇事罪保險賠償需要提供什么資料
2020-12-22原位癌的責任免除有哪些
2020-11-30合理期待原則在保險合同中如何運用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