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程序開始前,當事人轉移財產的如何處理
規避執行是指負有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當事人,或與案外人串通,采取表面合法的手段或者利用法律的漏洞,轉移、隱匿財產,或者對法院執行設置障礙,制造無履行能力的假象,躲避法院強制執行。筆者認為,狹義的規避執行僅指發生在在執行程序中,由于當事人在執行程序開始前,即開始著手轉移財產,為逃避法院的強制執行做準備,廣義的規避執行應當包括在執行程序開始前轉移財產的行為。
近期在對執行案件調查中發現,執行程序開始前,當事人轉移財產行為普遍存在,多發生在訴訟階段,其形式多樣,主要體現在:1、與第三人惡意串通,將其所有的財產有償轉讓第三人;2、放棄到期債權;3、無償轉讓財產;4、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5、通過離婚析產、不依法清算等方式惡意轉移財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制裁規避執行行為的若干意見》等有關法律、司法解釋的規定,對執行程序前轉移財產的行為,提出如下防范和處理意見:
1、立案和審判階段,強化當事人的風險防范意識,引導債權人及時申請財產保全,有效防止債務人在執行程序開始前轉移財產。
2、對于債務人在訴訟期間,放棄到期債權、無償轉讓財產、或者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的,對債權人造成損害的,可以告知申請執行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撤銷權訴訟。
3、對于債務人與第三人惡意串通,有償轉讓財產,損害債權人利益的,告知申請執行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一款第(四)項的規定:向有管轄權人民法院提起確認轉讓無效訴訟。
4、對于通過離婚析產、不依法清算等方式惡意轉移財產規避執行的,執行法院可以通過依法變更追加被執行人或者告知申請執行人通過訴訟程序追回被轉移的財產
以上就是律霸網為你整理的關于執行程序開始前,當事人轉移財產的如何處理的法律知識,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在中止期間是不需要轉移財產的,這樣會損害當事人的權益,讓受償人得不到補償,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行為太過嚴重的話,很可能會違法,有疑問的話,可以去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肇事逃逸駕駛證吊銷嗎
2020-11-11發生勞動糾紛的,哪些證據可以證明事實勞動關系存在
2021-03-19因羈押造成信用卡逾期如何處理
2021-01-04強制措施期間是否扣除年休假
2021-01-15因疫情停薪合理嗎
2021-01-02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工傷能要求賠償贍養費嗎
2020-11-08江蘇對54家機構停止委托司法鑒定,超期怎么辦
2021-02-13公房使用權有哪些形式
2021-01-22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保險理賠的流程分為哪些
2020-12-21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外資保險公司因分立解散需要批準才能解散嗎
2021-01-06財產保險合同中有哪些免責條款
2020-11-27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保險公司能否拒賠改裝機動車
2021-01-01汽車必交的保險有哪些
2020-11-15把保險單弄丟了怎么理賠
2021-03-03農村土地流轉糾紛的原因和解決方法是什么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