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合同需要到法院去認定嗎?需要。
一般都是當事人去申請確認,法官不輕易去申請認定。要求他人作為或不作為的權利,該請求權為實體法上的請求權,根據合同法理論及《合同法》中對合同效力的相關規定來看,在法院作出合同無效的認定之前,該合同應該是有效的。除非合同必然無效,法官一般推定有效。只有當當事人一方向法院提出認定合同無效的請求或主張時,法院才能確認合同無效。但如果合同損害了國家、集體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由于缺乏合同無效的請求權主體,所以允許法院主動認定其無效。
這并不是說法院對任何合同都可以主動干預其效力,而是由于請求權主體缺位而造成的。除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外,法院不要主動地去認定和宣告合同無效,這樣既尊重了當事人的意愿,也達到了穩定交易關系和鼓勵交易的目的。你如果想要主張自己的相關利益的話,建議直接去法院申請認定合同無效。
無效合同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無效合同的認定不僅是一個法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科學判斷問題。司法實務中的合同形形色色,涉及方方面面,判斷一個合同是否無效合同,具有相當難度。況且在不同時期的立法中,對之也有不同的語言表述。目前對無效合同的認定和處理,存在尺度不一、處理混亂等問題,導致大量不應無效的合同被認定無效。筆者認為,當前對合同效力認定的標準應是《合同法》第52條第(五)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這兜底條款的規定可以認為是對無效合同標準的高度概括,是判斷一個合同是否有效的法定標準。因為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這是合同無效的根本性原因,從廣義上來看,《合同法》第52條、第53條等規定都可以看作是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定。
這里如何把握違反“強制性規定”的規范意旨是正確認定無效合同的關鍵。判斷某一法律條款是否法律、行政法規的禁止性規定,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雖然強制性規定通常使用“必須”、“不得”、“禁止”、“應當”等措詞,但是,由于合同法頒布較晚,此前的許多法律、行政法規帶有一定的計劃經濟的成份,使用了大量“必須”、“不得”、“禁止”、“應當”,其中有許多并非合同法立法本意上的“強制性規定”,如果僅以條文存在上述措詞就認為屬強制性規定,顯然不符合合同法的立法體意。筆者認為,判斷某一法律條款是否強制性規定,應從該部法律的立法目的、違反該條款對國家、集體、第三人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的損害程度等方面進行考量。法律授權由法官依照法律規定行使自由裁量權,具體確認是否違反強制性規定。
生活中遇到合同糾紛可以通過法律解決,打算解決糾紛時想要找律師的話,可以來律霸網找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管轄時效
2021-03-17公司分立方是否可能分立負債
2020-12-17因一方過錯導致離婚的,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1-01-16什么是非婚生子女?怎樣保護非婚生子女
2020-11-21受欺騙贈與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1-17能索要十幾年未給的贍養費嗎
2021-02-01級別管轄可以提異議嗎
2021-03-20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醫療事故賠償行政調解申請書
2021-03-14轉繼承怎么規定
2021-01-06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非完全民事能力人怎樣行使繼承權
2021-03-14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單位終止勞動合同如何支付補償金
2020-12-20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飛機延誤賠償標準有什么
2021-02-05人身保險投保人對哪些人具有保險利益
2020-12-03保險合同應當包括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19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2-08某保險公司訴某公司保險合同一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