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見代表法律后果是什么
代表行為有效。
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他負責人在以法人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時,不需要獲得法人的特別授權,因為他們完全有資格代表法人,其職務行為的后果均應由法人承擔。法定代表人依法代表法人行為時,他本身是法人的一個組成部分,法定代表人的行為就是法人的行為。因此,法定代表人執行職務行為所產生的一切法律后果都應由法人承擔。除法定代表人以外,企業的其他的負責人在代表企業從事職務行為時無需專門的授權,行為的后果也應由企業承擔。所以我國《合同法》第50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可見,代表行為不適用無權代理的規定。
代表和代理的區別:
代表人的行為就視為被代表主體的行為,可以看成是同一個人。
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是兩個人,代理人的行為是獨立的,只不過行為的效果歸屬于被代理人。
如果被代表人對代表人有代表權限的限制,那只是代表人和被代表人內部的關系,不能約束善意的第三人。所以代表人超越代表權限與善意的第三人行為,該行為仍然有效。此為表見代表。
代理人沒有代理權,卻以被代理人的名義進行法律行為,善意的第三人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權,此時成立表見代理。表見代理人的行為效果直接歸屬于被代理人。
兩者的善意第三人是有區別的:表見代表中,善意的相對人沒什么要求,只是要求善意。
表見代理中,相對人不但善意,而且還要求有充分的根據判斷該表見代理人擁有有代理權。
實踐中一般認為,下列兩種情況屬于“善意的第三人有理由相信行為人有代理權”:
(1)行為人與被代理人曾經存在雇用關系,但由于種種原因被代理人未將二者雇用關系終止的事實公告或者行為人手中仍持有表明雇用關系存在的法律文件。
(2)行為人與被代理人曾經存在委托授權關系,但由于某種原因,授權結束后行為人仍然持有被代理人的代理證明文件。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寫入合同的要約是否有約束力
2020-11-15認購協議可不可以繼續履行合同的依據
2020-11-17行政訴訟怎樣才能立案
2021-01-27離婚答辯狀主要針對哪些答辯
2020-12-01精神出軌的離婚證據有哪些
2021-02-22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要約修改后原來的條款還有效嗎
2021-01-08裝修工程預定合同簽字有效嗎
2021-03-15業主實現共有物權有哪些形式
2021-03-23拆遷安置房有什么優勢
2021-02-08能否對離退休人員進行勞務派遣
2020-12-18調崗時間法律有規定嗎
2020-12-15什么是投資型保險
2021-01-01含死亡責任的保險合同必須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嗎
2021-01-09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