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供嫌疑人偽造的集資證件、文件、隱瞞事實的集資說明書等材料。
2、提供娣嫌疑人虛構的非法集資的“海報”。如廣告、啟示、通知、“特大喜訊”、“送你福音”、“最新消息”、等材料。
3、提供嫌疑集資詐騙的債券、存單、票據、欠據、支票、匯票、借據等材料。
集資詐騙罪的立案標準
1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這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個人集資詐騙數額累計達到10萬元以上的。所謂“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指犯罪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將非法募集的資金據為己有的目的。所謂“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采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等手段。
2、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
(1)攜帶集資款逃跑的;
(2)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3)集資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4)具有其他欺詐行為,拒不返還集資款,或者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對于實施上述非法集資的行為之一,數額達到10萬元以上的,公安機關就應當立案偵查。
故以上可以得知,非法集資詐騙本罪侵犯的客體是復雜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所有權,又侵犯了國家金融管理制度。在現代社會,資金是企業進行生產經營不可缺少的資源和生產要素。而生產者、經營者自有資金極為有限,因此間社會籌集資金成為一種越來越重要的金融活動。與此同時,一些名為集資、實為詐騙的犯罪行為也開始滋生、蔓延。這種集資詐騙行為采取欺騙手段蒙騙社會公眾,不僅造成投資者的經濟損失,同時更干擾了金融機構儲蓄、貸款等業務的正常進行,破壞國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廣大投資者對集資活動的過分謹慎,甚至對金融機構進行集資也可能產生不信任感,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對于此需要謹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新拆遷條例終結暴力拆遷
2020-12-10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以欺騙為前提的合同有效嗎
2020-11-1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筑物區分所有權糾紛案件的解釋
2020-12-27建筑物區分所有權人的所有權是怎么樣的
2021-01-30居間合同的報酬有限制嗎
2020-11-27意外傷害險可分為哪些種類
2020-11-12購房應該怎樣投保
2020-11-27購買車險要注意規避哪些“免賠”風險
2021-02-14保險合同訂立的程序是如何的
2021-02-26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投保人
2021-02-05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是什么意思
2021-02-22轉讓廠房建筑所占的土地轉讓協議是否無效
2021-01-26農村空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如何
2021-02-04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不簽協議一直當釘子戶嗎
2021-02-09已經簽訂了補償協議還能拆遷維權嗎
2021-02-16拆遷安置房如何過戶到子女
2020-12-09拆遷補償安置新條例有哪些
202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