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行為特點有哪些
所謂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是指為了競爭或個人目的,通過不正當的方法來獲取、泄露或使用他人商業秘密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10條規定,經營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業秘密: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得權利人的商業秘密;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掌握的商業秘密。還規定,第三人明知或者應知上述所列違法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視其侵犯商業秘密。
從實踐中來看,侵犯商業秘密行為有多種形式有:
1.盜竊商業秘密。盜竊商業秘密是一種極不道德的商業行為。從盜竊行為的主體來看,一種是公司內部的雇員盜竊其雇主的商業秘密以后,轉賣給每三者,從中牟取不義之財。另一種是公司外部人員盜竊商業秘密自用,以便與權利人進行競爭。這兩類人員是公司商業秘密的現實與潛在威脅。而大多數企業家,往往是把眼睛盯住其組織以外的那些人。這是因為,一般人總是容易接受來自外部的危險而不愿意承認來自內部的威脅。事實上,公司內部的雇員卻是公司商業秘密最大的危脅。從國外統計資料來看,歷來由公司內部雇員盜竊商業秘密的案例總是多于外部人員。公司內部雇員之所以是公司商業秘密的最大危脅,主要原因是公司雇員極易接近商業秘密。他們可以利用正常工作之便,有預謀或沒有預謀地獲得公司商業秘密,然后落入出競爭者手中。這種失竊行為往往難以預測和控制。
2.了解或掌握商業秘密的有關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擅自泄露或允許他人使用其所了解或掌握的受雇單位的商業秘密。這是一種不可饒恕的工作作風,是一種嚴重的工作失誤。
3.了解他人商業秘密后,未經權利人許可,擅自在公開媒體上宣傳,泄露其所了解的商業秘密。這是一種對權利人不負責任的侵犯商業秘密的違法行為。
4.明知第三者獲得的商業秘密是通過不正當手段達到的,但仍然給第三者一定好處,從而索取該商業秘密,以便獲得更多的暴利;中介機構明知他人的商業秘密為非法所得,仍為其代理轉讓。
5.個別企業主管單位或行業協會,不遵守法律、法規的規定,違背下屬企業的意愿,強迫擁有商業秘密的下屬企業將所擁有的商業秘密無償傳播給其他下屬企業。
6.某些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違反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擅自將其在業務工作中了解到的商業秘密泄露給外界。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你介紹的“侵犯商業秘密罪的行為特點有哪些”的法律知識。遇到此類問題,請你認真閱讀以上內容。那么希望以上律霸網小編為你提供的答案能夠解決你的問題。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4人尋釁滋事主犯怎么判
2021-03-04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如何確定管轄
2020-11-15發生交通事故,警察怎樣劃分責任歸屬
2020-12-21房屋抵押后還不上流拍能住嗎
2021-03-20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勞動合同訂立的程序規定
2021-03-23勞動合同可以代簽嗎
2020-11-17什么情況下勞務派遣單位不能與被派遣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關于當前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實務問題座談紀要
2021-01-16如何選擇定期壽險或終身壽險
2020-12-22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壽險投保的一般流程
2020-11-27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什么是保險合同的本質特征
2020-11-14人身保險合同中“違法行為免賠”條款的理解
2021-01-25土地承包權到期應該如何處理
2021-03-12哪些人不能成為土地承包共有人
2021-01-20除了搶種搶建,還有什么方法能提高征地拆遷補償
2021-02-16拆遷安置時,村集體獲得的賠償如何分配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