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田某與張某是同村一塊長大的好朋友,2008年年初,因為張某經營的養雞場準備擴大規模,急需資金周轉,就向田某借錢。眼見張某的生意蒸蒸日上,兩人又是多年的朋友,田某就慷慨地按照張某的要求借給了他1.5萬元。
在接下來的一年中,張某陸續向田某歸還了部分借款,至2009年前,已償還1.2萬元,尚欠3000元。張某說這部分欠款等來年開春雛雞賣出后即予歸還。
誰知一拖就拖到了2009年秋天,張某仍沒有還款的意思。田某認為老朋友忙于生意上的事,也沒有放在心上。但某日農閑,田某逛到張某的養雞場,抬眼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原來欣欣向榮的景象不見了,代之以一片荒蕪,雞舍內一只雞也沒有,養雞場長滿了雜草,張某也不見蹤影。經過打聽得知,開春后因雞場養雞過多,防疫措施又未跟上,雞群傳染得了瘟疫,一批批地死去。最后,雞場不得不關了門。田某覺得不對勁,急忙去找張某要求還錢。可此時的張某沒有錢還他,只是一個勁道歉,并請田某再等些時日。誰料此后,當田某再去找張某時,張某干脆避而不見了。
2010年元旦前,田某好不容易在一個朋友家堵住了張某。張某仍舊表示無力還款,但提出可用其所有的1萬元假幣抵償,否則別無他法。田某考慮到張某已沒有還款能力,只好收受了這1萬元假幣。
當公安人員抓獲田某時,他顯得很委屈:自己一沒偷二沒搶,合法的債權得不到保護,要賬要回來一點假幣怎么會犯了罪呢
法院審理該案后,以購買假幣罪判處田某六個月,緩期一年執行,并處2萬元;以出售假幣罪判處張某一年,緩期二年執行,并處罰金3萬元。法官指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出售、購買假幣或者明知是假幣而運輸,總面額在4000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屬于“數額較大”,構成犯罪。本案中涉案假幣面額達1萬元之多,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張某的行為構成出售假幣罪,田某的行為構成購買假幣罪。
出售假幣罪,是指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有償地轉讓給他人,數額較大的行為。客觀上既可以表現為假幣與真幣之間的交易,也可以表現為假幣與實物之間的交換。而購買假幣罪,是指將他人持有的偽造的貨幣予以收購,數額較大的行為。本罪主觀上要求明知是偽造的貨幣,客觀上可以是用較少的真貨幣換取較多的假貨幣,也可以是以較少的商品換取較多的假貨幣。根據規定,出售與購買假幣數額較大的均構成犯罪,二者是相互依存的,這在刑法理論上稱為對向犯,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行為人,彼此相互對立之意思經合謀而成立犯罪,但因行為人各有其目的,各就其本人行為負責,彼此間無所謂犯意聯絡,并不以共同犯罪論處。
以假幣抵充債權債務的行為等同于買賣假幣。本案中,田某向張某追討欠款,是合法行使自己的權利。但張某表示無力還款,提出用其所持有的1萬元假幣抵充債務。田某之所以同意收受這1萬元假幣,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保全自己的權益,唯恐除此之外,別無所得。因此,田某所持有的假幣來源于張某的轉讓,而且這一轉讓是有償的而非無償,是以3000元到期債權為交換條件的轉讓,這就等同于以3000元真幣換回1萬元的假幣,無異于購買假幣的行為;同時,這一轉讓是在雙方均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交易,等同于出售。在這種情況下,出售與購買是對向性的行為,經過雙方對立的意思合意而成,缺少任何一方的行為都不能成立,并且涉案假幣達1萬元之多,數額較大,因此,張某的行為構成出售假幣罪,田某的行為構成購買假幣罪。
此案警示人們,索要債務一定要依法進行,既不能使用暴力侵犯他人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也不能像本案中田某這樣,為了保全自己的權益,貪圖一時之利,收受假幣,到頭來是雞飛蛋打一場空,不但債權收不回來,還要身陷囹圄,真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15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如何判定以危險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界限
2021-02-03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小產權房改名有效嗎
2021-02-25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一裁終局不包含勞動糾紛嗎
2020-12-18家長有哪些基本義務
2020-12-21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建筑工程保險的除外責任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01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優點
2020-12-07什么是健康保險
2020-12-03對方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3-20車讓人放火了保險賠嗎
2021-01-11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