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一名公司女老總,以高息為誘餌,向社會上30余人吸收資金計2700余萬元。日前,該女子被北辰區法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并處罰金20萬元。
被告人薛某今年59歲,原為本市北辰區一家紙制品公司的法定代表人。2005年至2013年間,薛某以公司需要資金周轉為由,對李某等30余人以高息為誘餌,共吸收資金2700余萬元,造成參與人損失共計1700余萬元。后經報案,公安機關于2014年3月將薛某抓獲。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薛某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規,伙同他人以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資金為名,承諾還本付息,向社會不特定公眾變相吸收存款,數額巨大,其行為已構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應予懲處。鑒于被告人薛某歸案后自愿認罪,如實供述其犯罪事實,依法對其從輕判處。
【法律解讀】
怎么識別非法集資活動?監管高層總結,重點要做好“三看”。
第一,看回報率。
要看是否以高收益為誘餌。如果所承諾的收益率大幅超過同期社會平均利率水平的,就可能屬于非法集資。
此前,監管人士亦對財新記者指出,判斷P2P平臺的風險大小的第一步,就看預期收益率。如果收益率為8%-12%,這可以用機構產品解釋收益;如果是收益率在12%-15%,這可以理解為民間借貸,但風險很高;如果收益率超過15%,則可信度更低。(見財新周刊2015年第49期“集資騙局大爆發”)
2015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出臺。該司法解釋規定,民間借貸雙方約定的年利率超過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
監管高層指出,要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方式方法,充分運用各類宣傳媒介和載體,利用包括網絡宣傳、媒體宣傳、在基層網點醒目位置張貼標識等方式,向廣大金融消費者進行宣傳,讓金融消費者知悉相關法律規定。
第二,看范圍。
要看是不是針對社會不特定公眾吸收資金,一對一,還是一對多,如果是一對多就有可能屬于非法集資。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私募基金不得通過報刊、電臺、電視、互聯網等公眾傳播媒體或者講座、手機短信、微信等方式向不特定對象宣傳推介,如果是違反這項規定的,就可能屬于非法集資。比如,“e租寶”通過一些電視臺和雜志大做廣告,很明顯就違反了這一規定。
第三,看資金流向。
要看籌集資金為誰所用,如果是自己占用,就屬于非法集資。
監管高層指出,要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充分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加強對涉嫌非法集資可疑資金流向的實時監測預警,及早發現并報告非法集資資金動向,在嚴格執行大額可疑資金報告制度基礎上,對各類賬戶交易中具有分散轉入集中轉出、定期批量小額轉出等異動特征的資金進行重點監測分析。對非法集資資金從銀行轉賬的,要認真分析,查找原因,采取對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房產買賣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21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怎么計算
2020-11-28職務發明的申請權是單位嗎
2020-12-19襲警罪與妨害公務罪的區別
2021-02-13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合作關系是否可以有競業限制
2021-01-25公民個人財產信息包括哪些
2021-03-19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最新勞務外包合同范本
2021-03-19辭退是開除公職嗎
2021-03-02中外投資類保險產品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8產品責任的成立要具備哪些要件
2021-02-12保險糾紛應該怎樣處理
2021-02-01從本案談保險合同中格式條款的規范和認定
2021-02-15代簽名出事后賴賬 保險公司多事食苦果
2021-02-17100萬三者險撞死人賠多少
2020-11-30未避讓斑馬線保險公司賠償嗎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