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稅罪與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構成數罪的情況如何定罪
對這種情況應如何定罪,存在著不同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應當分別認定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和偷稅罪,實行數罪并罰;第二種意見認為構成牽連犯,即在這種情況下,行為人偷逃增值稅、消費稅的行為與其走私行為形成牽連關系,應按其中的重罪從重處罰;第三種意見認為這種情況形成法條競合,即行為人在實施走私行為的過程中,又同時具有偷稅性質,實際上是基于一個目的實施的行為,應視為法條競合,依照我國刑法理論和司法實踐,對此種情況下法條競合應按其中較重的罪處罰。
我們贊同第一種觀點,即對這種情況應數罪并罰。這是因為行為人實施了兩個獨立的行為,即兩個不作為,一個是偷逃增值稅、消費稅行為,一個是走私行為(偷逃關稅),這兩個行為之間不存在牽連、吸收或競合關系,都獨立地分別構成不同犯罪,即偷稅罪和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從行為人主觀上看,行為人具有兩個犯罪故意,即偷逃增值稅、消費稅的故意和走私(偷逃關稅)的故意,這兩個故意之間也不存在任何聯系。由于行為人的行為之間不存在牽連關系,主觀上也沒有牽連的意圖,所以行為人構不成牽連犯。
第三種意見的錯誤更是明顯的,其違背了基本的刑法理論。如前所述,偷稅罪與走私普通貨物、物品罪的法規競合是指行為人單純地出于偷逃關稅而走私的情況。法規競合是由于法規的錯雜規定而導致某一行為能夠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法條適用,這種情況是立法預設存在的,而不是由于行為人實施了某一行為才會引起法規競合。
事實上,一個行為能夠同時適用幾個法條只是表面現象,在立法時,應該適用哪個法條,立法是已經預先規定了的。當然,這種規定只是表現為一種立法傾向,在刑法理論中,這種傾向被總結為法規競合的適用原則,也即特殊法優于普通法、重法優于輕法的原則。很顯然,兩個行為之間談不上法規競合的問題,行為人實施的偷逃增值稅和關稅的行為是兩個行為,而非一個行為,即使是一個行為,如前所述,也不構成法規競合,只能是想象競合。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該問題答案的整理,如果還有疑問,歡迎來律霸網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動產侵權是否存在訴訟時效
2021-01-28搶注域名算侵權嗎
2021-01-11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夫妻離婚后因為共同債務發生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20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華僑、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結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0-12-29贍養人的義務,贍養人應如何支付贍養費
2020-11-15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在疫情期間房屋過戶可以延期嗎
2020-12-24房地產中介的收費標準
2020-12-11普通員工簽訂勞動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2021-01-20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程序
2021-03-07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車上責任險怎樣投保
2021-02-03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怎么寫
2020-11-20被自己的車軋死 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1-01-17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保險公司未盡告知義務難免責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