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罪是怎樣認定的
認定詐騙罪,需要區分詐騙罪與非罪的界限:
1、詐騙罪與借貸行為的界限。借款人由于某種原因,長期拖欠不還的,或者編造謊言或隱瞞真相而騙取款物,到期不能償還的,只要沒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也沒有揮霍一空,不賴帳,不再弄虛作假騙人,確實打算償還的,仍屬借貸糾紛,不構成詐騙罪。
2、詐騙罪與代人購物拖欠貨款行為的界限。對以代人購買緊缺商品的名義,取走貨款,沒買到東西,又擅自挪用貨款,拖欠不還款的行為,應著重考察其真實目的、雙方的關系、事情的起因、代辦人的具體行為、拖欠的情節、后果等等,從而正確判斷其是否有非法占有的意圖。如能明確想代人購物,因故未能買到挪用仍擬歸還的,不能以詐騙罪論處。如果以代購為名,行詐騙之實,騙取大量財物,大肆揮霍,根本無意歸還,也無力歸還的,應以詐騙罪論處。
3、詐騙罪與集資辦企業因虧損躲債的界限。如果確實是集資經商辦企業,但因經營不善,虧損負債,為躲債而外出,仍屬財產糾紛。這同詐騙犯以集資辦企業為名,撈到錢財就逃之夭夭,以實現其非法占有的目的,有本質區別。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兩高”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詐騙罪是怎樣認定的”問題進行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中的證明標準和證明責任是什么
2021-01-01專利轉讓變更的流程規定是什么
2021-01-17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分別有哪些權利和義務
2021-02-16怎樣能撇清婚內債務
2021-03-11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送達方式有幾種
2021-02-20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與故意殺人的界限
2021-03-22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家庭暴力可以離婚嗎
2020-12-22很少盡贍養義務能分撫恤金嗎
2021-02-26委托合同該怎么解除
2021-01-21合同債務有哪些類型
2021-02-14律師在各階段會見犯罪嫌疑人所需要的相關手續有什么
2021-02-07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商家銷售舊貨應否承擔質量責任
2021-01-26勞動調解后用人單位拒不履行怎么辦
2021-03-02勞動糾紛人事需要負責嗎
2021-02-08員工怎么辦理辭職,單位辭退員工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3如何理解定期壽險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