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為劫取錢財,事先在離長途汽車站較近的某居民小區租賃一住房。隨后糾集另外幾個人,攜帶鋼管、刀子等作案工具,在汽車站內外尋找搶劫目標。后在汽車站外將乙帶到其租賃房內。甲等人在較長時間內輪流用鋼管和拖把毆打、威脅乙,欲搶劫乙的財產,但乙當天恰好并未攜帶任何財物。甲等人無奈放掉乙,又接著去尋找下一個目標。后案發。
分歧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搶劫罪既遂與未遂以是否取得財物為標準,本案中甲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當場使用暴力、脅迫的方法,企圖強行奪取他人財物,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取得財物,其行為構成搶劫罪(未遂)。
第二種意見認為甲等人的行為構成搶劫罪(既遂)。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是:
犯罪是否既遂,既不是以是否達到了犯罪目的為標準,也不是以行為產生了行為人所追求的、犯罪行為的性質所要求的結果為標準,而是以行為是否具備了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全部主客觀要件為標準。搶劫罪是“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為基本構成要件,并未規定必須要以實際搶到財物作為搶劫犯罪構成要件是否齊備及既遂與未遂區分的標準。因為搶劫罪是由犯罪分子的主觀罪過和客觀犯罪行為的內容與特點所決定,其犯罪客體表現為雙重客體,既侵犯了公私財產權利,又侵犯了公民人身權利。只要該行為具備了取得財物或嚴重侵犯了他人人身權利兩者之一的,就可以認為其已經具備了搶劫犯罪構成全部要件從而構成既遂。本案中,甲等人欲搶劫財物,將乙帶到租賃房內,在較長時間內輪流對乙實施了毆打、威脅的行為,只是在暴力行為完成后,發現被害人乙身上并無財物。乙的財物未遭受侵犯不是因為甲等人沒有能力,而是因乙并未攜帶財物。雖然乙的財產權未受到侵犯,但此時人身權與財產權相比,人身權已處于主要地位,受到了嚴重侵犯。根據刑法的立法精神,相對于財產權而言,刑法更側重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本案中,甲等人的犯罪行為已經完成,其社會危害性主要表現在侵犯乙的人身權方面,因此侵犯乙的人身權成為主要客體,與法與理均應予嚴懲。
綜上所述,當甲等人的暴力行為已經實施完畢,暴力行為已經嚴重侵犯了被害人乙的人身權,甲等人有能力搶得被害人乙的財物,但由于其乙沒有財物而未得逞,應認定為搶劫罪(既遂)。
陳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仲裁委員會的待遇如何
2021-02-01保證書里面的提到賠償費用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0婚前貸款買房,離婚房產怎么分配
2021-01-21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私人集資房是否可以買,私人集資房合法嗎
2020-12-09締約過失責任是否適用勞動關系
2021-01-14企業一定要成立工會嗎
2021-01-19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產品責任是怎么構成的
2020-12-31保單轉讓需要經保險人同意嗎
2020-11-25保險欺詐的三種仲裁方式
2020-11-21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保險公司的業務
2021-01-14解除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0-11-07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06村委會是不是確認土地承包無效的主體
2021-02-09土地出讓金屬財政收入嗎
2021-02-02戶口遷移后原戶口拆遷怎么辦
2020-11-20成都拆遷安置房如何過戶
2020-12-30宿州拆遷宅基地怎么補償
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