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有產權交易中的法律問題
國有企業改制過程往往伴隨著國有產權的交易。隨著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和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活動明顯增多,通過轉讓、拍賣、收購、兼并、投資參股、債權轉股權等多種形式進行產權交易和流轉已經成為國企改制的主要手段。當然,在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有的是因為我國產權管理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產權交易市場不完善,產權交易監管不到位等。有的是屬于執行上的問題,比如財務審計不嚴,資產評估不實,虛構虛增成本,轉移企業資產;一些地方甚至出現內外勾結、違規審批、隱匿轉移、侵占私吞國有資產的違法違紀行為,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
國家有關部門在促進和規范產權的流動和轉讓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先后出臺了上市公司管理、上市公司國有股向外國投資者及外商投資企業轉讓、國有企業債權轉股權、企業國有產權交易監管等一系列法規和規范性文件,特別是去年12月31日出臺的《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對產權轉讓場所、轉讓方式、轉讓程序等作出了一系列的規定,同時明確規定國有產權轉讓必須進場交易。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產權轉讓中的暗箱操作、低估賤賣等突出問題。
但是我們也應當看到,《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本身有其致命的缺陷。突出反映在對“國有產權”的界定問題上。該辦法第二條規定,企業國有產權,是指國家對企業以各種形式投入形成的權益、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各種投資所形成的應享有的權益,以及依法認定為國家所有的其他權益。這實際上就把產權界定為所謂的“所有者權益”。所有者權益是一個會計上的概念,從本質上看,可以還原為“帳面凈資產”。但是這個概念如何與現有的法律框架相對接是存在問題的。之所以出現這一問題,根本原因在于產權是一個經濟學術語,并非一個法律概念,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能夠將產權正確地歸入現有的法律的權利體系之中,沒有認真探討它到底是物權還是債權,還是股權,還是僅僅是法人財產權等等。更為嚴重的是,包括國務院國資委在內的多數人對產權存在不確定的認識,比如在國務院國資委編寫的《國有產權轉讓指南》中,又將國有產權解釋為“國有產權是指對國有資產所擁有的一切財產權利的總和”,該說法采取了所謂的“權利簇”的概念,認為產權是一種集合性權利,也也是經濟學上最為典型的產權定義。但它又與《辦法》中的界定相互沖突。這種基礎性工作不足的情況下,大肆采用產權這一概念,就會導致國有產權交易在交易著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東西。這并不是理論或邏輯上的銜接問題,而是實實在在的法律適用問題。由于對“產權”界定的模糊,就會導致兩個嚴重的法律后果:一是極大地增加產權交易的法律風險。其根本原因仍然在于交易標的不清楚。二是使得少數人得以鉆法律的空子,撈取不當利益。比如說,在國有企業租賃過程中,大都存在對租賃標的界定不清楚的問題,而且很多情況下,基本是承租方故意模糊其詞,甚至與出租方串通,故意混淆產權概念,將價值很高的企業資產低價租賃給承租方,共同撈取好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術腹內遺留紗布造成感染如何處理
2021-02-28公司法務人員如何與聘用的法律顧問進行溝通
2020-11-26哪些物業不能申請抵押貸款
2020-12-16醉酒駕駛累犯怎么判
2021-03-21交通事故賠償有沒有精神賠償
2021-02-08中介賣房有哪些侵權現象
2021-02-21勞動合同可以自由約定條款不,以約定哪些條款
2020-11-25用人單位隨意變更勞動合同合法嗎
2020-12-12外企存在勞務派遣關系是否合法
2021-01-07經濟性裁員定義
2020-12-07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雇人代班15天被除名
2021-02-202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2-21產品質量責任險中的賠償處理方面有什么規定
2021-02-08產品質量責任保險承保哪些責任?
2020-12-04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人身保險合同如何簽訂
2020-12-16被保險人精神失常自殺保險公司是否應免責
2020-11-11保險公司擅自在院墻上開門被判敗訴
2021-02-16本案車輛受損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