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激發公民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身體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和《全民健身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規定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附件)(以下簡稱《鍛煉標準》)是以檢驗公民體育鍛煉效果、評價身體素質為目的,以測驗達標為手段的評價體系。
第三條 實施《鍛煉標準》是一項基本體育制度,由有關部門負責,在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學校、社區、鄉村和有關組織中全面開展。
第四條 鼓勵和提倡公民在積極參加體育鍛煉的基礎上定期參加《鍛煉標準》測驗,爭取達到標準并不斷提高。
第五條 有關部門和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實施特定人群的體育鍛煉標準和施行辦法,并報國家體育總局備案。
教育部負責制定、實施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準和施行辦法。
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可以制定單項體育鍛煉標準,報國家體育總局備案。
第二章 標準內容
第六條 《鍛煉標準》適用于6至69周歲的健康公民,按年齡分為兒童、少年、青年、壯年和老年五個組別,每個組別分男、女兩類人群。
《鍛煉標準》包括年齡分組、測驗項目、評級標準、評分標準和測驗細則五部分。
第八條 《鍛煉標準》的測驗項目涵蓋人體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五類素質。
第九條 《鍛煉標準》的評級標準分為優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個等級。
第三章 組織管理
第十條 國家體育總局負責全國的《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體育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第十一條 全國總工會和全國性人群體育協會負責本系統的《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第十二條 負責《鍛煉標準》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應當根據本辦法和實際情況制定《鍛煉標準》實施細則。
第十三條 負責《鍛煉標準》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應當將《鍛煉標準》實施工作所需經費納入預算,廣泛宣傳實施《鍛煉標準》的目的、意義,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定期收集和反饋實施《鍛煉標準》的有關情況。
第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準實施工作。
第十五條 全國性單項體育協會應當將實施《鍛煉標準》納入工作計劃,并與普及推廣體育項目相結合。
第四章 測驗達標
第十六條 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有關組織應當發動、組織本單位人員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并與工間(前)操和業余健身活動、運動會、體質測定等結合起來。
第十七條 基層文化體育組織、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居民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并與全民健身活動結合起來。
第十八條 組織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的單位應當嚴格按照《鍛煉標準》的測驗細則進行,保證安全、科學、準確。
第十九條 組織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的單位應當選拔培訓并發揮本單位人員的作用,有條件的可以聘請體育專業人員、體育骨干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養建立達標測驗人員隊伍。
第二十條 鼓勵社會體育指導員掌握《鍛煉標準》測驗方法,并以志愿服務的形式協助有關單位組織開展《鍛煉標準》測驗達標活動。
第二十一條 學校應當組織學生按照教育部制定的學校學生體育鍛煉標準開展測驗達標活動。
第五章 鼓勵措施
第二十二條 對參加測驗達到優秀、良好和及格等級者發給相應等級的獎章、證書。
國家體育總局負責設計制作《鍛煉標準》的標識和獎章、證書,并制定獎章、證書的頒發辦法。
第二十三條 負責實施《鍛煉標準》和組織開展達標測驗活動的部門和單位可以使用《鍛煉標準》標識制作其他形式的獎品,但不得以此贏利。
第二十四條 鼓勵對身體素質有特殊要求的部門和單位將《鍛煉標準》測驗達標結果作為招工、人員素質評價、保險等工作的參考依據。
第二十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體育、教育主管部門應當將《鍛煉標準》的實施情況作為考核下級部門工作業績的指標。
第二十六條 負責《鍛煉標準》實施工作的部門和單位對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設立表彰項目應當按照規定辦理。
第六章 附 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1989年12月9日經國務院批準,原國家體委1990年1月6日發布的《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劉林一律師,男,1981年10月生,漢族,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大學法學碩士,現為山東衡正源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專注于房地產、建設施工合同、醫療過錯糾紛、公司破產清算等相關法律服務。 執業來,辦理多起醫療過錯糾紛、民間借貸糾紛、買賣合同糾紛等相關案件,參與辦理山東義信重機制造有限公司、莒南縣信義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山東藍澳印務包裝有限公司、臨沂昌泰印務包裝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破產重整案件,結合破產實務經驗和問題撰寫的《偏頗性清償撤銷問題研究-以債務無人主觀態度為切入點》一文獲2017年山東省律師優秀論壇論文一等獎,受聘臨沂市首屆職工法律服務律師志愿者。先后擔任臨沂杰合隆紡織品有限公司、臨沂金正開拓家用電器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與各類型企業、機構建立了密切、廣泛、良好的關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五十八號)
2012-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
2010-02-2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職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2008修訂)
2008-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逮捕拘留條例[失效]
1979-02-23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2000)
2000-08-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的決定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保加利亞共和國關于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3-06-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2-09-28中華人民共和國測繪法(2002)
2002-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決定
1986-12-02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的若干規定的決議 附:修正本
1982-12-10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辦法
1988-04-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法
1991-03-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的準備工作機構的決定
1993-03-3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3-12-27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取水許可和水資源費征收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口岸衛生監督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
2019-04-2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幣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農業保險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取消76項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的決定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