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市促進旅游業發展辦法》已經本溪市第十三屆人民政府第44次常務會議討論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本溪市人民政府
二○○六年二月二十日
本溪市促進旅游業發展辦法
第一條 為落實我市產業結構調整規劃,促進旅游業快速發展,使其成為我市接續支柱產業,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旅游業的促進和發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的旅游業是指利用旅游資源和設施,為旅游者提供游覽、住宿、餐飲、交通、購物、文化娛樂等綜合性服務的行業。
第三條 旅游業的促進和發展堅持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可持續發展、突出地區旅游資源優勢和文化特色的原則。
第四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設立旅游發展委員會,負責旅游業發展的宏觀決策,處理旅游業發展中的重大事項。
市、縣(區)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旅游業發展的規劃、管理、指導、服務和監督工作。
各相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做好促進旅游業發展的相關工作。
第五條 旅游業發展應當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市、縣(區)人民政府根據旅游業發展實際,適時制定具體扶持政策,推動旅游業快速發展。
第六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設立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并根據旅游業發展的需要逐步增加。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用于旅游規劃、宣傳促銷、人才培訓、智力引進和表彰獎勵等。
第七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旅游行政主管部門依據《本溪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編制旅游區域規劃和旅游景區(點)詳細規劃,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旅游項目開發應當依據旅游區域規劃和旅游景區(點)詳細規劃進行。
第八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定期舉辦“中國·本溪楓葉節”等旅游產品推介促銷活動,提高旅游產品知名度;通過各種媒體宣傳旅游業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發布旅游政務、旅游服務、旅游開發項目等信息。
第九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與周邊地區和旅游城市的協作配合,發揮本地旅游資源特色和地域旅游產品優勢,加強區域合作,實施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建立旅游產品連鎖經營網絡。
第十條 各級相關行政執法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建立健全行政執法制度,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維護旅游市場正常經濟秩序。
第十一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支持發展旅游教育,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對旅游教育的投入,培養旅游專業人才,引進智力成果,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
第十二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公民的旅游興市教育,提高公民文明素質,樹立旅游城市形象和旅游經濟發展意識。
第十三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對促進旅游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四條 旅游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導、支持旅游經營者依托本地區工業、農業、林業、水利、商業、體育、科技、文化、文物、教育和衛生等社會資源,開發工業旅游、農業旅游、生態旅游、文化旅游、冰雪旅游、節慶活動等專項旅游產品。
第十五條 旅游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旅游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旅游信息網絡。在車站、主要旅游景區(點)和主要商業街區,設置公益性旅游咨詢機構或旅游信息多媒體設施,為旅游者提供信息咨詢服務。
第十六條 規劃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國家優秀旅游城市標準,在新區開發和舊區改造中完善城市旅游功能,依據《本溪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對不符合旅游業發展的建筑物、構筑物和其他設施有計劃地實施搬遷改造。
第十七條 交通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本溪市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支持旅游景區(點)的道路建設,根據旅游業發展的需要,規劃和建設本行政區域的交通網絡。實施旅游景區(點)交通道路、停車場(站)、交通標識、交通設施的配套建設,發展和完善旅游交通。
第十八條 商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旅游業發展需要,在城區、旅游集散地、主要旅游景區和旅游線路上規劃設置旅游商品經銷網點。
第十九條 衛生、公安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在旅游景區(點)設置救護站和公安派出機構,保障游客人身安全。
第二十條 鼓勵域內外企業、組織或個人通過租賃、買斷、參股、轉讓等方式取得旅游業經營權,經營權可依法轉讓或抵押,經營權最長使用期限為40年,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條 鼓勵、指導旅游經營者建立旅游行業協會,實行行業自律,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和水平。
第二十二條 旅游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因公共利益需要,對依法被征用或占用的旅游設施給予補償。
第二十三條 鼓勵國家機關、企業和社會團體委托旅行社安排交通、住宿、會務等事項,旅行社開具的票據,可以列入行政經費支出。
第二十四條 鼓勵、引導旅游經營者參與旅游星級飯店、A級旅游景區(點)等級評定,實施旅游經營服務標準化。
第二十五條 鼓勵旅行社在國內外設立分支機構,開拓旅游市場,開展連鎖經營活動。
第二十六條 鼓勵和扶持開發、生產地方特色旅游紀念品、土特產品、工藝品等旅游商品。
第二十七條 鼓勵機關、企事業單位推行職工獎勵性旅游活動,引導市民參與旅游消費。
第二十八條 鼓勵個人利用自有或承包的房屋、土地、山林、水域、車輛等資源從事旅游服務經營活動。
鼓勵、支持民間藝人從事旅游文化經營活動。
第二十九條 對破壞旅游資源、損壞旅游設施、擾亂游覽秩序的,由相關管理部門依照各自職責予以處罰;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由公安機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實施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依法履行職責,侵害旅游經營者合法權益的,依法追究行政責任。
第三十條 本辦法自2006年4月1日起施行。
遼寧省本溪市人民政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選舉辦法
1994-03-15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立陶宛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出口退稅、抵扣稅款的其他發票規定的解釋
2005-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廢止《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稅條例》的決定
2005-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修訂]
1989-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海南省人民代表會議代行海南省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決定
1988-07-01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
1995-10-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已修定]
1992-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工作情況的報告》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結束工作的建議的決定
1999-12-25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2-04-28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國務院關于發布政府核準的投資項目目錄(2013年本)的通知
2013-12-02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關于印發生物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2012-12-29國務院關于促進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2-10-27國務院關于表揚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的通報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
2012-01-12太湖流域管理條例
2011-09-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建立和規范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本藥物采購機制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0-11-19基礎測繪條例
2009-05-12國務院關于做好當前經濟形勢下就業工作的通知
2009-02-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國人民銀行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
2008-07-10中華人民共和國耕地占用稅暫行條例
2007-12-01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2007-04-05國務院轉發教育部關于恢復和辦好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報告的通知
1978-02-17國務院批轉國家計委、國家建委、財政部關于基本建設投資試行貸款辦法報告的通知
197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