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篇法規已被《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發布日期:1998年2月12日 實施日期:1998年2月12日)廢止
礦產資源勘查登記管理暫行辦法
(1987年4月29日國務院發布)
第一條 為加強對礦產資源勘查的管理,提高勘查效果和勘查工作的社會經濟效益,保護
合法的探礦權不受侵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有關規
定, 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及
管轄海域內從事下列各項勘查工作,必須申請登記,取得探礦權:
一、1:20萬和大于1:20萬比例尺的區域地質調查;
二、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能源礦產的普查和勘探;
三、地下水、地熱、礦泉水資源的勘查;
四、礦產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的勘查;
五、航空遙感地質調查。
第三條 屬于下列范圍的勘查工作不進行登記:
一、礦山企業在劃定或者核定的礦區范圍內進行的生產勘探工作;
二、地質踏勘及不進行勘探工程施工的礦點檢查。
第四條 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和由其授權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是礦產資源勘查登記工作的管理機關。
國家地質勘查計劃的一、二類勘查項目和我國領海及其他管轄海域勘查項目的登記工作,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其他地質勘查項目的登記工作,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授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
第五條 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對本部門的勘查項目,應當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在登記前進行審查、協調,在登記后組織實施并進行監督和檢查。
第六條 申請勘查登記,由獨立經濟核算的勘查單位,憑批準的地質勘查計劃或者
承包合同的有關文件,分勘查項目填寫勘查申請登記書,由該勘查單位或者由其主管部門,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領取勘查許可證。
第七條 在辦理登記手續時,勘查單位或其主管部門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和資料:
一、批準的地質勘查計劃或者承包合同的有關文件;
二、勘查申請登記書;
三、以坐標標定的勘查工作區范圍圖。
第八條 登記管理機關對申請登記的勘查項目,應當按照本辦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的規定進行復核,并應當在從辦理登記手續之日起四十天內作出準予登記或者不予登記的決定,但有特殊情況的除外。
第九條 對不予登記的勘查項目,登記管理機關應當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提出調整或者
撤銷該項目的建議。對有爭議的項目,適用本辦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
第十條 申請在具有共生或者伴生礦產地區進行勘查,應當遵循綜合勘查的原則,但國務院計劃部門另有規定的礦床勘探項目除外。
第十一條 申請登記的勘查項目,已經做過同一勘查階段或者相同比例尺工作的,應當提出新的認識和科學論據,或者采用新的技術方法,并能夠提高勘查程度。
第十二條 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申請登記同一地區的同一工作對象,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根據下列原則進行審核,擇優予以登記,但橫向聯合或者協作的項目除外:
一、國家地質勘查計劃一、二類項目優先于其他項目的;
二、以往在該地區做過勘查工作,掌握的實際資料較多,研究程度比較深入的;
三、勘查項目較有利于建設和生產的;
四、勘查方案比較合理,投資少,預期效果好的;
五、申請登記在先的。
第十三條 勘查項目的工作范圍,應當與勘查單位的技術、設備和資金等能力相適應。
第十四條 勘查單位應當將有關文件和勘查許可證提送有關建設銀行據以辦理撥款或者
貸款手續,未登記的勘查項目,銀行不予撥款或者貸款。
第十五條 本辦法施行以前已經施工的勘查項目,應當從本辦法發布之日起六個月內申請補辦登記手續。
第十六條 勘查單位應當在勘查項目登記后六個月內(高寒地區八個月內)進行施工,但有特殊情況的,應當在申請登記時申報理由。
勘查單位應當將有關開工情況報告登記管理機關。
第十七條 勘查項目的工作范圍在施工中應當達到核定的要求,對達不到核定要求的,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會同有關部門核減其勘查工作范圍。
第十八條 勘查單位變更批準的勘查項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變更登記手續,換領勘查許可證:
一、變更勘查工作范圍;
二、變更勘查工作對象;
三、變更勘查工作階段。
第十九條 勘查許可證有效期以勘查項目工作期為準,但最長不超過五年。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應當在有效期滿前三個月內辦理延續登記手續。
第二十條 勘查單位因故要求撤銷項目或者已經完成勘查項目任務的,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報告項目撤銷原因或者填報項目完成報告,辦理注銷登記手續。
第二十一條 登記管理機關根據本辦法第十六條、 第十七條、 第十八條的規定需要調查、了解有關情況的,勘查單位必須如實報告。
第二十二條 對有爭議的勘查項目,登記管理機關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協商解決;協商無效的, 報國務院或者省、 自治區、直轄市的計劃部門裁決,由登記管理機關根據裁決執行。
第二十三條 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統一印制。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轉讓、冒用、擅自印制或者偽造勘查許可證。
第二十四條 辦理勘查登記手續,領取勘查許可證,應當按規定繳納費用。收費的有關規定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另行制定。
第二十五條 國家保護取得勘查許可證的勘查單位合法的探礦權;對盜竊、搶奪勘查單位財物的,破壞勘查設施的,擾亂勘查作業區的生產秩序、工作秩序的,依照《礦產資源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處理。
第二十六條 轉讓、冒用、擅自印制或者偽造勘查許可證的,由登記管理機關吊銷其勘查許可證或者沒收其印制、偽造證件,并沒收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50%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七條 勘查單位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登記管理機關可視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警告、金額為其自有資金三萬元以下的罰款、通知銀行停止撥款或者貸款、吊銷勘查許可證的處罰:
一、未辦理勘查登記手續擅自進行勘查的;
二、擅自進入他人勘查工作區進行勘查的;
三、已經施工的勘查項目,從本辦法發布之日起期滿六個月不申請補辦登記手續的;
四、不按規定報告有關情況或者虛報、瞞報的;
五、已經登記的勘查項目,滿六個月(高寒地區八個月)未開始施工,或者施工后無故停止工作滿六個月(高寒地區八個月)的;
六、有本辦法第十八條情形之一,不辦理變更登記手續的;
七、勘查許可證在效期滿,不辦理延續登記手續繼續施工的。
第二十八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對罰款和沒收違法所得的處罰決定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
法院強制執行。
第二十九條 中外合資、 合作的勘查項目及外資企業在我國領域及管轄海域的勘查項目,在
簽訂合同前,應當由登記管理機關按照本辦法的規定進行復核并簽署意見,在簽訂合同后,由中方有關單位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登記手續。
第三十條 國務院石油工業、核工業主管部門分別負責石油、天然氣、放射性礦產的勘查登記、發證工作,并向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由國務院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