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正確貫徹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經濟審判庭根據一九九五年以來頒布的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結合審判實踐中出現的問題,提出“關于審理請求裁定仲裁協議效力、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件的‘暫行規定’和‘若干問題的意見’”。于一九九九年七月十九日,經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望各院遵照執行。在執行中有何情況和問題請及時報告高院經濟庭。
如本意見與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不一致的,以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為準。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日
一、無代理權、超越代理權、以被代理人名義訂立、未經被代理人追認的仲裁協議,對行為人是否具有約束力?仲裁庭在查明上述事實后,能否直接判定行為人是仲裁協議的簽訂人,裁決其承擔因其行為而產生的民事責任?
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無權代理的行為人應當對其行為承擔民事責任,該民事責任為因侵權而產生的賠償責任,即對給他人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由于行為人始終未以自己的名義簽訂仲裁協議,故行為人以被代理人名義簽訂的仲裁協議對其自身無約束力。如果相對人要求仲裁解決其與行為人之間的賠償糾紛,應當與行為人另行簽訂合法有效的仲裁協議,否則,仲裁委員會對該賠償糾紛無管轄權。
二、在外貿代理中,代理人以自己的名義與外商簽訂的外貿合同中的仲裁協議對國內被代理人是否有約束力?
外貿代理制作為我國對外貿易活動中一項特別的法律制度,不屬于《民法通則》中規定的委托代理。代理人以自己的名義對外簽訂合同中的仲裁協議,對被代理人沒有約束力(合同法中規定的委托合同除外)。
三、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的仲裁協議在哪些情況下對當事人有約束力?
依照仲裁協議的原則,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合同中的仲裁協議只對合資的股東之間或者合作方之間因合資合作經營企業合同發生的爭議有約束力。如果合資、合作企業與合資股東之一或合作方之一發生爭議,該仲裁協議對雙方均無約束力。
四、主合同未生效,仲裁協議是否生效?
雖然仲裁協議在合同中只是一個條款,但該條款與其所從屬的主合同是兩個相互獨立的合同,仲裁條款作為當事人意思自治的結果,法律對其生效的條件無其他限制性規定,主合同的生效條件亦對其無約束力。因此,合同未生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五、下列仲裁協議應當認定無效:
(一)一方采取脅迫手段,迫使對方訂立合同,合同中的仲裁協議作為被脅迫方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產物,應當無效。
(二)仲裁協議中同時約定仲裁委員會管轄和人民法院管轄,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另一方當事人提出異議。如:“發生糾紛,將爭議提交某仲裁機構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解決。”
(三)仲裁協議顯失公平。如:“發生爭議,由賣方選擇其認為適當的仲裁機構進行仲裁”。該協議直接剝奪了一方當事人尋求解決糾紛途徑的權利。
六、如何理解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
當事人在合同中簽訂仲裁條款的,應當認定當事人約定的仲裁事項是明確的,除非仲裁協議對合同列明的某一具體事項予以特別約定,該合同所列明的任何事項都應當屬于仲裁范圍。
當事人另行簽訂仲裁協議,必須在協議中明確需要解決糾紛的具體內容,如:合同的具體名稱,否則,即為對仲裁事項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
七、一方采取欺詐手段訂立的合同,合同自始無效,仲裁協議是否有效?
根據仲裁協議獨立原則,如果沒有證據證明采取欺詐手段的一方當事人在簽訂仲裁協議時對對方有脅迫行為,應當認定該仲裁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同無效不影響仲裁協議的效力。
八、當事人同時約定兩個以上仲裁機構的,仲裁協議是否有效?
如果當事人對兩個以上仲裁機構的約定都很明確,亦是可以執行的,當事人只要選擇約定的仲裁機構之一,即可以進行仲裁,該仲裁協議有效。
九、當事人在合同中沒有直接約定仲裁條款,但合同條款中援引其他文件中的仲裁條款,該仲裁協議是否有效?
援引仲裁條款亦表明當事人有請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仲裁協議有效。如:中蒙雙方當事人在訂立的外貿合同中約定,“合同未盡事宜適用中國與蒙古國之間的交貨共同條件”,該“條件”是指1988年11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貿易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國對外經濟供應部關于雙方對外貿易機構之間相互交貨共同條件的議定書》,該議定書規定了因合同所發生的或者與合同有關的一切爭議在雙方達不成協商解決的協議時,應當以仲裁方式解決,并規定了具體解決辦法。據此,應當認定當事人已經選擇了仲裁方式解決糾紛,該類仲裁協議應當認定有效。
十、當事人在仲裁協議中約定臨時仲裁是否有效?
我國法律沒有對臨時仲裁作出規定,《仲裁法》只確認了機構仲裁制度。根據1958年聯合國《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第十條第二款對臨時仲裁的確認,我國作為公約國有義務對外國臨時仲裁裁決予以確認。據此,我們認為,當事人約定在我國國內臨時仲裁,并同時約定或依法推定適用中國仲裁法的,因違反我國法律之規定,應當認定無效。當事人約定在國外臨時仲裁,應當首先審查當事人約定的仲裁地點或者臨時仲裁機構所在國的法律是否承認臨時仲裁,或者當事人選擇一致的法律是否承認臨時仲裁,如果上述國法律承認臨時仲裁,則該仲裁協議有效。
十一、人民法院審理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件的審理原則是什么?
審理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件,法院行使的是《仲裁法》所賦予的對仲裁的司法監督權,審查范圍只能依據《仲裁法》的規定,涉外案件只審查程序問題,國內案件著重審查程序問題,對實體問題僅審查證據的真偽以及是否隱瞞了關鍵性證據。
十二、當事人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未對仲裁協議效力提出異議,且進行了實體答辯,仲裁庭作出裁決后,當事人以沒有仲裁協議為由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應如何審理?
仲裁協議是仲裁成立的前提,依照《仲裁法》的規定,仲裁協議必須是書面的、明示的。《仲裁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一項賦予了當事人在仲裁庭作出裁決后以沒有仲裁協議為由申請撤銷仲裁裁決的權利,在法律未規定允許當事人以默示方式接受仲裁管轄的情況下,不論當事人是否在仲裁庭首次開庭前對仲裁協議效力提出異議或者進行了實體答辯,均不影響人民法院對當事人所提事實和理由依法進行審理。
十三、審理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件,如何認定沒有仲裁協議?
沒有仲裁協議應包括三種情形:第一、當事人之間沒有仲裁協議;第二、當事人所訂立的仲裁協議因違反法律規定無效;第三、當事人所訂立的仲裁協議因約定不明確,又未能達成補充協議而無效。
司法實踐中下列情況應屬沒有仲裁協議:
(一)合同一方當事人將載有仲裁條款的合同部分轉讓,受讓方未書面明示同意接受原合同中的仲裁條款。
(二)仲裁庭將合同當事人之外的第三人納入仲裁程序,第三人與仲裁雙方當事人均無仲裁協議。
十四、超范圍仲裁包括哪幾種情形?
超范圍仲裁包括兩種情形,第一,裁決的事項不屬于仲裁協議的范圍。第二,依照《仲裁法》第二條、第三條的規定,仲裁委員會無權仲裁的。
超范圍仲裁的法律后果是裁決被撤銷。有的裁決中存在范圍內裁決和超范圍裁決并存的情況,對此應如何審理,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我們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參照《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有關規定,從盡快實質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出發,如果超范圍仲裁事項可以與對仲裁協議范圍以內的裁決事項分開,應當只撤銷超范圍仲裁部分的裁決。
十五、仲裁裁決超出仲裁請求,是否屬于超范圍仲裁?
當事人依據仲裁協議向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請求,仲裁庭在查明事實的情況下所作出的最終裁決可能高于或低于所請求的具體數額,這種情況與法律規定的超范圍仲裁屬于不同的兩個范疇,在此不應當將法律規定擴大解釋。
十六、如何理解“因本合同發生爭議”,“因執行合同發生爭議”,“因履行本合同發生爭議”?
上述幾種表述是當事人訂立仲裁協議時通常采用的表達方式,而一旦提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時,又往往成為當事人提出裁決超出仲裁協議范圍的理由,將“執行”“履行”的內涵給予狹義的解釋。我們認為,合同的履行(執行)是一個延續性的行為,包括履行中的各個階段及一方違約后產生的各種法律后果。除非當事人在合同中明確表明仲裁范圍僅限于合同履行中的某一具體階段,如:“賠償引起的糾紛”,“合同解釋引起的糾紛”等,有關該合同的任何事項都屬于仲裁范圍。
十七、仲裁裁決結果正確,仲裁程序違反法定程序,是否應當撤銷仲裁裁決?
仲裁程序是仲裁法律制度的核心。違反法定程序對當事人的直接法律后果是剝奪其法定權利,在法律上的意義應該高于某一具體案件的處理結果。因此只要有充足的證據證明仲裁的程序違反法定程序,裁決結果是否正確不影響對仲裁裁決的依法撤銷。
十八、哪些證據問題可能導致撤銷仲裁裁決的法律后果?
《仲裁法》規定只有在兩種情況下因為證據問題可以撤銷仲裁裁決,一是裁決所依據的證據是偽造的,二是雙方當事人隱瞞了足以影響公正裁決的證據的,導致仲裁裁決被撤銷的證據只能是直接決定裁決認定事實錯誤,從而使裁決結果錯誤的證據。實踐中,當事人往往將證據范圍擴大化,對許多與裁決認定的基本事實和裁決結果無實質聯系的證據從程序上提出異議,對這類請求應當予以駁回。
十九、審理撤銷仲裁裁決案件,涉外案件的審理與國內案件的審理有哪些區別?
《仲裁法》第七十條規定:“當事人提出證據證明涉外仲裁裁決有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規定的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審查核實,裁定撤銷。”
《仲裁法》第五十八條與《民訴法》第二百六十條第一款相比較可以看出:
(一)法院對國內仲裁的審理既包括程序問題,也包括某些實體問題——證據問題;對涉外案件的審理只審查程序問題,不審查實體問題。
(二)對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是否違反法定程序的審理,國內仲裁與涉外仲裁相比較有細微的區別,法定程序對國內仲裁是強制性的,對涉外仲裁有一定的靈活性,即《民訴法》第二百六十條規定的“仲裁庭的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與仲裁規則不符的”。
二十、如何理解“由于其他不屬于被申請人負責的原因未能陳述意見的”?
“陳述意見”是當事人在仲裁程序的各個階段依據《仲裁法》和仲裁規則享有的程序權利,法律作此規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權利,包括提出管轄異議的權利、答辯的權利、選定仲裁員的權利、質證的權利、對鑒定結論提出意見的權利等等,有證據證明由于不屬于當事人負責的原因剝奪了當事人的法定權利,即可以撤銷仲裁裁決。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的決定
2015-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7第四次修訂)
2007-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有關信用卡規定的解釋
2004-12-2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 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的意見
1999-01-1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補選出缺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決定
1998-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1989-04-04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1993-07-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葡萄牙文本的決定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
1999-12-2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修訂)
2014-07-29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快遞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全國經濟普查條例(2018修訂)
2018-08-1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
2006-03-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地理信息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4-01-22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2013修訂)
2013-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2-03-15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