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慈善業首次出臺行業標準 資金明細定期發布
昨日(4月26日),北京市民政局、首都慈善公益組織聯合會發布《慈善公益組織管理流程指引》(下稱《指引》),這也是中國公益慈善業首個行業標準。
捐贈資金明細定期發布
市民政局副局長陳百靈稱,《指引》是針對慈善公益類組織規范運作的管理流程,從善款募捐、資金管理、公益項目實施到信息披露、品牌管理。
記者注意到,這本厚達528頁的《指引》,描述了善款募集、捐贈、使用全過程,具體實施公益項目的慈善組織必須與捐贈人保持隨時的溝通,確定捐贈人的意愿、具體捐贈數額,捐款何時到賬,以及受助人何時獲得捐助。對于具體的公益項目,《指引》規定,項目接收的捐贈資金明細,需由接受捐贈的公益組織寫《資金籌集公示稿》,在媒體上發布,向社會公示;同時要定期以信件和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給捐贈者。
目前,在市民政局登記注冊的慈善公益類社會組織有100余家。
《指引》未與登記門檻掛鉤
對于公益慈善事業和慈善公益類組織,此前僅有民政部2004年頒布的《基金會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救災捐贈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
此次頒布的《指引》,是一個提供標準化慈善組織管理模式的行業規范,尚不具備強制性的法律效力,也尚無計劃與慈善公益類組織的登記門檻掛鉤。
回應
民政局官員回應“名人詐捐”
稱慈善組織發布捐贈信息應以“到賬”為準
針對近年屢被曝光的“名人詐捐”事件,市民政局慈善工作辦公室主任程立巖昨天表示,慈善組織今后發布捐贈信息,應該以捐款實際“到賬”為準,不能因某個企業或名人提出的捐贈額度大,就“超前”向社會公眾發布信息。
昨天公布的《指引》,也在募捐、信息公示等多個流程中,規定慈善組織的財務部門應隨時監控善款的到賬情況。
程立巖說,如果組織能嚴格遵守以善款“到賬”為標準的信息公示、發布流程,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詐捐”現象,同時也確保了公益慈善項目的“公信力”。
個案
“術后報銷”避善款挪用
市紅十字基金會正在實施“萬名貧困股骨頭壞死患者救治”的公益項目。該基金會秘書長于瑞苓稱,基金會實施救助前,會逐例與基層鄉鎮、街道溝通,審核申請救助者的困難真實性。確定救助對象后,將救助款撥給定點醫院,從而避免一些患者可能將善款挪作他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2013年修正)
2013-06-29合同違法行為監督處理辦法
2010-10-13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九屆第二十四號)
2009-1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的決議
1980-08-26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1986修正)
1986-12-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草案)》的決定
1987-04-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決定(1988)
1988-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國際電信聯盟組織法》和《國際電信聯盟公約》的決定
1997-05-0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4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5-07-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墨西哥合眾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6-06-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1996修正本)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24財政部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19-03-01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5-04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事務擔保條例
2010-09-14殘疾人教育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醫療廢物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務院工作規則》的通知
2013-03-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貫徹落實全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任務分工的通知
2010-11-21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0-10-17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三屆政府陳麗敏等10人任職的通知
2009-11-23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
2009-05-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8-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2008修訂)
2009-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