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近接二連三發生的幾起慈善糾紛風波,暴露出中國慈善事業存在漏洞,欠缺有效法令管理。中國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日前透露,慈善法目前已列入中國人大立法計劃,民政部正積極進行調研,推動該法的立法進程。
《新京報》報道,北大受助研究生段霖夏中途退學,用善款開辦公司,被捐助人告上法庭;山西女孩郭小娟被指攜善款“潛逃”,與組織募捐的網友發生糾紛;湖北省五名大學生被指缺乏感恩意識,被排除受助人名單;山東青島“大善人”王明殿因行善出名,卻屢遭勒索捐款的麻煩。
有學者專家就此指出,中國慈善事業遭遇的這些尷尬,正反映出中國缺乏有系統的慈善法。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社會政策研究所主任楊團指出,這個事件以及其它類似的事件,還是反映了中國慈善立法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雖然人人均有權利向他人表達善意,但做慈善絕不是只要有好心就能做好事那么簡單,好心人需要學會處理和管理。
通過慈善機構捐助可以避免諸多問題,但中國許多捐助人并不愿意將錢交給慈善機構,而是直接交給受助人,究竟原因是什么?
楊團認為,出現上述現象一方面與中國的傳統有關,中國人已經習慣“個人對個人”的捐助方式;另一方面與現行的一些基金會資金管理不夠透明、工作不夠到位,從而得不到捐助人的信任有關。
她說,透明度對慈善機構而言是個大問題。此次慈善立法的重要內容之一便是對慈善的組織、慈善的捐贈、慈善的信托等進行規范,因而有關慈善機構的透明度問題會被寫入慈善法。
楊團指出,這些事件說明,“個人對個人”的慈善行為成本大、風險高。因為對受捐人的經濟狀況進行調查、對資金進行管理、對受捐人接受捐贈以后的行為的監督,都是僅憑個人之力很難做到的。所以要成立非政府組織(NGO),要用組織化、制度化的方式來化解成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的決定 [修正]
1991-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設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專門委員會的決定
2003-03-06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11-27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修訂)
2015-06-14中國公民出國旅游管理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2019修訂)
2019-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融資擔保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2017-08-02食鹽專營辦法(2017修訂)
2017-12-26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
2015-08-18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的決定
2014-11-27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消防工作考核辦法的通知
2013-0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證監會等部門關于依法打擊和防控資本市場內幕交易意見的通知
2010-11-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強降雪防范應對工作的通知
2009-11-1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破損污損褪色或者不合規格國旗回收處理工作的通知
2009-10-15關于加強中央企業負責人第二業績考核任期薪酬管理的意見
2007-12-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
2007-12-3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扶持生豬生產穩定市場供應的通知
2007-12-20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
200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