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月11日國務院第五十三次常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促進國際交往和信息傳播,管理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在中國境內的活動,便利其開展業務,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于外國常駐記者、外國短期采訪記者(外國常駐記者和外國短期采訪記者統稱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
外國常駐記者,是指依照本條例由外國新聞機構派遣常駐中國六個月以上、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業務的職業記者。
外國短期采訪記者,是指依照本條例來中國六個月以內、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業務的職業記者。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是指依照本條例由外國新聞機構在中國境內設立,從事新聞采訪報道業務并有一名或者一名以上人員的分支機構。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依法保障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的合法權益,并為其正常業務活動提供方便。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法規。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以下簡稱外交部)是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的主管部門。
第五條 外國新聞機構派遣常駐記者,應當向外交部新聞司(以下簡稱新聞司)提出申請。申請書應當由該機構總部負責人簽署,并包括以下內容和文件:
(一)該新聞機構基本情況;
(二)派遣記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國籍、職別、履歷、常駐地區;
(三)派遣記者的職業記者證明文件。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外國新聞機構派遣同一名常駐記者的,應當依照前款規定分別履行申請手續,并在各自申請書中注明該記者所兼任的記者身份。
第六條 派遣常駐記者的申請經批準后,該記者應當在抵達中國后七天內,持該機構總部負責人簽署的委任書和本人護照,到新聞司辦理注冊手續,領取《外國記者證》。
駐北京以外地區的外國常駐記者,應當在抵達中國后七天內,到新聞司委托的地方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以下簡稱新聞司委托的機關)辦理前款規定的手續。
第七條 外國新聞機構設立常駐新聞機構,應當向新聞司提出申請。申請書應當由該機構法定代表人簽署,并包括以下內容和文件:
(一)該新聞機構基本情況;
(二)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的名稱、常駐地區、業務范圍、人數、負責人及其他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國籍、職別、履歷;
(三)該新聞機構本國注冊證書副本。
第八條 設立常駐新聞機構的申請經批準后,該常駐新聞機構負責人應當在抵達中國后七天內,持外國新聞機構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委任書和本人及其他人員的護照到新聞司辦理注冊手續,領取《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
駐北京以外地區的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其負責人應當在抵達中國后七天內,到新聞司委托的機關辦理前款規定的手續。
第九條 外國常駐記者離開中國一個月以上六個月以內,其派遣機構要求派遣代任記者的,應當由該機構總部負責人事先向新聞司或者新聞司委托的機關提出書面申請,并附具代任記者的姓名、性別、年齡、國籍、職別、履歷和職業記者的證明文件。代任記者經批準并辦理證件后,方可從事業務活動。
第十條 外國常駐記者應當每滿一年到新聞司或者新聞司委托的機關辦理一次《外國記者證》送驗、延期手續。無正當理由逾期三十天不辦理送驗、延期手續的,自行喪失外國常駐記者資格。
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更換負責人、增減人員或者作其他重大變更,應當向新聞司提出申請,經批準并辦理變更注冊手續。
第十一條 外國記者隨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者外交部長來中國訪問,應當由該國外交部事先統一向中國外交部申請并經批準。
第十二條 外國短期采訪記者、記者團組到中國采訪報道,應當向中國駐外使領館或者中國國內有關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到中國駐外使領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簽證機關辦理簽證。
應中國國內單位邀請的外國短期采訪記者、記者團組,應當持邀請函電到中國駐外使領館或者外交部授權的簽證機關辦理簽證。
第十三條 外國短期采訪記者在中國境內的采訪活動由接待單位負責安排、提供協助。
外國短期采訪記者因正當理由需要延長采訪時間的,須經接待單位同意并按規定辦理延長簽證手續。
第十四條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應當在注冊的業務范圍或者商定的采訪計劃內進行業務活動。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應當遵守新聞職業道德,不得歪曲事實、制造謠言或者以不正當手段采訪報道。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不得進行與其身份和性質不符或者危害中國國家安全、統一、社會公共利益的活動。
第十五條 外國記者采訪中國的主要領導人,應當通過新聞司提出申請,并經同意;外國記者采訪中國的政府部門或者其他單位,應當通過有關外事部門申請,并經同意。
外國記者赴中國開放地區采訪,應當事先征得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同意;赴中國非開放地區采訪,應當向新聞司提出書面申請,經批準并到公安機關辦理旅行證件。
第十六條 外國常駐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應當依照中國的有關規定,租用房屋設立辦公場所。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通過當地外事服務單位可以聘用中國公民擔任工作人員或者服務人員;聘用本國或者第三國公民擔任工作人員或者服務人員,須經新聞司同意。
第十七條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不得在中國境內架設無線電收發信機和安裝衛星通信設備;在中國境內使用對講機及類似通信設備,須向中國政府通信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并經批準。
外國短期采訪記者因特殊情況,需要攜帶和安裝衛星通信設備,須向外交部提出申請,并經批準。
第十八條 外國常駐記者應當于離任前三十天書面通知新聞司,并在離境前到新聞司或者新聞司委托的機關注銷《外國記者證》。外國常駐新聞機構應當于關閉前三十天通知新聞司,并在關閉后到新聞司或者新聞司委托的機關繳銷《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
第十九條 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違反本條例規定的,新聞司可以視情節,予以警告、暫停或者停止其業務活動、吊銷《外國記者證》或者《外國常駐新聞機構證》。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或者其他法律、法規的,由中國有關主管機關依法處理。
第二十條 除本條例規定的外國記者和外國常駐新聞機構外,其他外國人和機構不得在中國境內從事新聞業務活動。違者由中國公安機關視情節予以相應處罰。
第二十一條 本條例由外交部負責解釋。
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實施辦法。
第二十二條 本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1981年3月9日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關于管理外國新聞機構常駐記者的暫行規定》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2015年修正)
2015-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警察法
1995-02-28胡錦濤主席任免駐外大使(2010-03-10)
2010-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1991修正)
1991-06-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鄉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95-06-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2001)
2001-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南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的決定(2004)
2004-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02-10-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違法的圖書雜志的決定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
1991-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
2003-10-28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2017修正)
2017-11-17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博物館條例
2015-02-09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2012第二次修正)
2012-12-17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全國綠化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7-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關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0-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山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大財政教育投入的意見
2011-06-29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11年電力運行調節工作的通知
201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