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條 銷售者銷售本法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三條規定禁止銷售的產品,有充分證據證明其不知道該產品為禁止銷售的產品并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釋義】本條是關于對銷售者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形的規定。
按照本法第四十九條至第五十三條的規定,凡屬下列產品,都屬于禁止銷售的產品: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產品,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的產品;國家明令淘汰的產品;失效、變質的產品;偽造產品產地的產品,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廠名、廠址的產品,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產品。作為銷售者,應當從質量信譽良好的生產企業或批發企業進貨,并應當依照法律的規定,嚴格履行進貨驗收義務,驗明產品的合格證明等標識。對存在質量問題的,應拒絕進貨,已進貨的,應當作退貨或其他處理。但是,銷售者可能同時銷售多種產品,特別是大型銷售企業,銷售產品的種類可能成千上萬,不可能也沒有必要要求銷售者必須準確掌握所銷售產品的內在質量狀況。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生了銷售本法規定的禁止銷售的產品的行為,即應分別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如果銷售者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所銷售的產品是法律規定禁止銷售的產品,例如,對國家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公告中已公告的有嚴重質量問題的產品仍然進行銷售的;在進貨時收受供貨者賄賂的等,則應對銷售者給予與生產者相同的處罰。但是,如果銷售者確實不知道其銷售的某產品為法律規定禁止銷售的產品的,則不應當給予其同生產者相同的處罰,而應當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但銷售者要求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應當承擔其不知道該產品為禁止銷售的產品的舉證責任;并且所提供的證據應具有充分性的特征。所謂充分性,是指銷售者所舉證據達到足以使人相信其確實不知道所銷售的產品為禁止銷售的產品的程度。另外,銷售者還要如實說明其進貨來源。所謂從輕處罰,是指在行政處罰的法定種類和法定幅度內,適用較輕的種類或者處罰的下限。所謂減輕處罰,是指在行政處罰的法定最低限以下適用處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06年修訂)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2013年修正)
2013-12-28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關于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決議
2009-03-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調整國務院所屬組織機構的決議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排污費的種類及其適用條件的答復
1991-05-1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2003修正)
2003-12-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
1980-02-2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由對外經濟貿易部行使原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的批準權的決定
1983-03-05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3-03-22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8-11-07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有線電視管理暫行辦法(2018修正)
2018-09-18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間諜法實施細則
2017-12-06醫療機構新生兒安全管理制度(試行)
2014-03-1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2011-07-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國務院關于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的通知
2009-12-28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化肥流通體制改革的決定
2009-08-24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通知
2009-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