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條 【回避事由和方式】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自行回避,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一)是本案的當事人或者是當事人的近親屬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親屬和本案有利害關系的;
(三)擔任過本案的證人、鑒定人、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
(四)與本案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處理案件的。
條文注釋
本條是關于回避事由和方式的規定。
回避制度有利于當事人訴訟權利的行使和接受案件處理結果,有利于保障訴訟公正和司法機關的權威。按本條規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在遇到法律規定的四種情形時,應當自己向所在機關提出回避的申請。如果明知自己應當回避而不自行回避或者不知道、不認為自己具有應當回避的情形,因而沒有自行回避的,被害人、自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帶民事訴訟的原告人、被告人和他們的法定代理人有權要求他們回避。
關聯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3條
《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第20-22條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法》等七部法律的決定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2014年修訂)
201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免職名單(2009年8月27日)
2009-08-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關于對“隱匿、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主體范圍”問題的答復意見
2002-01-14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聯合國人員和有關人員安全公約》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五十三條第二款的解釋
2005-04-27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5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6-06-29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決定
1992-11-07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
1979-02-2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失效]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技術推廣法
1993-07-02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94-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失效)
1995-07-05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2003-06-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條例
2019-03-01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國務院關于修改《規章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關于印發《供電企業信息公開實施辦法》的通知
2014-03-10中央政法補助專款管理辦法
1999-09-15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關于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3-02-05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0-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