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教委、廣播影視部、文化部、國家體委、新聞出版署、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科協《關于創造良好社會教育環境保護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若干意見》,已經國務院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貫徹執行。
關于創造良好社會教育環境保護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若干意見
國務院:
《中共中央關于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指出,“關心和保護中小學生健康成長,不僅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職責,而且是全社會的責任和義務。要把社會教育、家庭教育同學校教育密切結合起來,形成全社會關心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輿論和風氣。”為落實《通知》精神,創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保護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特提出以下意見:
一、各級教育、文化、科研、新聞出版、體育、廣播影視等部門、群眾團體和學校,要不斷提高認識,從培養接班人的高度,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關心和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要在當地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端正業務指導思想,把為中小學生創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提到重要議事日程,因地制宜,制訂長遠規劃和切實可行的措施,并逐步形成制度,加強監督檢查,總結推廣先進經驗。要造成強大的社會輿論,使社會各方面從不同角度為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二、國家各有關部門和群眾團體要千方百計地為中小學生組織各種健康有益的活動。要創造和利用一切條件,尤其是利用歷史文物和革命文物等,對中小學生加強中國近代、現代史教育、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紀念館等要定期免費或低費接待中小學生集體參觀。有關部門要定期舉辦有中小學生參加的藝術節、電影節及歌舞、戲劇、音樂、美術、書法等項活動。要經常組織專業演出團體為中小學生舉辦專場演出。要積極開展青少年科技活動,舉辦科普講座、科技月(周)、科技夏令營、科技影視放映活動。全國定期舉辦青少年創造發明和科學論文評比。要在中小學廣泛開展各種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組織參觀體育比賽,舉辦體育夏令營等。公共圖書館、科技館、美術館、文化館、體育場(館),每年要面向中小學生安排內容豐富、健康向上的開放項目,并給予優惠服務。各單位每年至少要面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1至2次。
三、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教育、科技等一切從事精神產品生產的部門,要努力為廣大中小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為鼓勵更多的作家、藝術家、科學家、教師為中小學生創作教育性強、格調高尚的優秀作品,由新聞出版署、國家教委、文化部等單位主辦,全國每三年評選一次優秀少兒讀物,由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設立的中國少年兒童讀物獎勵基金會對獲獎者予以獎勵;全國每兩年評選一次優秀少兒影片,由國家教委、廣播影視部、文化部等單位主辦,委托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組織“童牛獎”評選活動,對優秀影片及其創作、生產人員等給予獎勵;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文化部和新聞出版署每年“六一”前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紅領巾讀書讀報獎章活動”閱讀書目,每五年表彰一次“紅領巾讀書讀報活動”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以后還將組織優秀少年兒童廣播節目、電視片和優秀少年兒童歌曲等項評選活動。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要逐步組織一支以退(離)休文藝、教育工作者和老干部為骨干的兼職評論隊伍,定期對各種精神產品進行評議,做好輿論導向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每年要重點扶植1至2部少年兒童影視作品的創作和生產。
四、要繼續認真整頓文化市場,嚴禁編寫、制作、出版、發行、銷售、播發、租借對青少年有害的書刊、圖片和音像制品。凡屬已定性應取締的,有宣揚反動政治觀點、兇殺暴力、淫穢色情、封建迷信等內容的圖書報刊要堅決銷毀,對雖不屬于取締范圍,但格調低下,對青少年健康成長不利的圖書報刊,要進行評論和批評,以抵制其消極影響。這類書刊不得向中小學傳播。對少數經批準出版供研究使用但不適宜中小學生閱讀的資料,應按照規定嚴格內部控制發行,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將這類書刊銷售、租借給中小學生閱讀。文化、電影電視部門要對國產和進口的影視片、錄像帶和激光視盤實行嚴格的審查。對有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但有夾雜色情內容和容易引起少年兒童恐怖感的和不良行為的作品,或表現現實社會畸形現象的作品,應定為“少兒不宜”,對這類片、帶、盤,要嚴格限制觀看范圍,不允許向中小學生租售,不許組織中小學生專場放映,不向未成年人(不滿18周歲)出售門票,不允許進場觀看;這類影片不縮制16和8.75毫米拷貝,這類錄像節目,在社會上發行時,應標明“兒童不宜”,這類影視片也不提供給農村放映隊和電視臺播放。對有一定認識作用和藝術價值但不易為少年兒童理解,并可能對他們產生不良影響的影視片,電視臺應安排在22時以后播放。
五、文化和工商管理部門要加強對公共文化教育娛樂場所的管理,嚴禁對少年兒童有害的演出、展覽和各種形式的賭博活動。營業性的電子游戲、臺球等活動攤點的管理要定點定人,設點要盡量遠離學校。營業性的舞廳、酒吧及其它中小學生不宜入內的場所,要禁止中小學生進入。各種營業性的民間文藝團體舉辦的演出、展覽,必須經過文化和工商管理部門審批。對在公共場所宣揚封建迷信的看相、測字、算命、銷售迷信物品者的攤點,公安和工商管理部門應堅決取締。
六、各地要重視青少年活動場所設施的建設。要從當地實際出發,依靠社會力量,把青少年活動設施的建設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努力使中等以上城市都建有一定規模和數量的少年宮(家、站)、少年兒童活動中心、少兒圖書館、少年科技中心(館、站)、兒童公園和劇院等少年兒童校外教育活動基地。各縣、鎮也應努力創造條件,建立少年兒童活動場所。任何單位不得侵占、擠占少年兒童活動場所。各地有關部門要加強對所屬校外教育機構與活動場所的領導,不斷端正業務指導思想,正確處理普及和提高的關系,組織各種活動注意把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結合起來,挖掘潛力,擴大容量,更好地為中小學生服務,對開展各項活動所需的經費、人力、物力應盡力給予保證。要定期評選先進校外教育機構,表彰優秀校外教育工作者。
七、重視家庭教育工作。幫助家長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糾正錯誤的教育方法。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建立家庭教育咨詢機構,舉辦“家長學校”,積極組織廣大教育工作者、專家、學者研究家庭教育理論和編寫有關家庭教育的參考材料,舉辦各種家庭教育培訓班和講座、展覽、咨詢等活動,總結交流辦好家長學校的經驗,表彰優秀家長。
八、各地要充分發揮各條戰線先進單位、先進人物、退(離)休的老干部、老專家、老教育工作者、老工人的作用。除舉辦先進人物報告會、先進事跡展覽會等活動外,還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引導中小學校與當地先進單位、先進人物建立經常性的聯系。先進單位和先進人物所在的單位要熱情接待中小學生參觀訪問,共同舉辦各種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中小學校應邀請當地先進人物到校講故事、做報告,參加學校活動,并可聘請先進人物做中小學的校外輔導員或兼職教員。
九、要運用法律手段,有效地保護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各地要加緊制訂保護青少年的法規。公安、司法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和有關部門配合,搞好社會治安和文化市場的整頓工作,消除誘發青少年不良行為的因素。學校要對中小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做好違法青少年的幫教工作。
十、公安、司法部門要根據有關法規對滋擾學校,破壞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的違法
犯罪分子,予以嚴厲打擊。
創造良好的社會教育環境,保護中小學生健康成長,是一項長期的、具有戰略意義的任務。各有關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領導下,根據本意見的精神,結合當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注意不斷總結經驗,調整工作部署,扎扎實實、持續地將這項工作做好。
以上意見如無不妥,建議批轉各地區、各部門貫徹執行。
國家教委 廣播影視部
文化部 國家體委
新聞出版署 全國總工會
共青團中央 全國婦聯 中國科協
1991年8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