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2000年元月,國務院下發《關于糾正地方自行制定稅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國發〔2000〕2號,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從國民經濟發展全局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地方自行制定稅收先征后返政策的危害性,統一思想,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認真檢查糾正。
2001年2月至4月,國務院有關部門專門組織力量對遼寧、吉林、上海、江蘇、廣東、福建、湖北、江西、山東等9省(市)貫徹《通知》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檢查結果表明,各地在《通知》下發后,分別召開了專題會議,研究貫徹落實意見,對本地區自行制定先征后返等減免稅政策進行了檢查糾正,收到了一定效果。但是也有一些地方有令不行,甚至繼續出臺新的先征后返等減免稅政策,嚴重擾亂財稅秩序,損害國家稅政統一。經國務院同意,現將檢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通報如下:
一、清理工作不徹底,2000年后繼續執行以前年度制定的先征后返等減免稅政策。遼寧、吉林、上海、江蘇、福建、山東、廣東7個省(市)及其部分地區共有30項以前年度出臺的先征后返等減免稅政策仍在執行,2000年已對2149戶企業減稅、免稅、返稅11.93億元。其中:根據吉林省政府1999年有關會議紀要規定,吉林省森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實行所得稅定額上繳辦法,2000年執行定額上繳1000萬元,超過定額部分的應交企業所得稅,上繳給森工集團。該公司2000年度累計向森工集團上交企業所得稅855萬元,沒有依法繳入國庫。大連經濟開發區財政稅務局根據1998年大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制定的《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資企業優惠政策規定》,對開發區的內資企業均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按法定33%稅率計算,2000年少收企業所得稅4842萬元。上海市松江區稅務局根據上海市財政局《關于對高新技術企業實行所得稅若干政策的通知》(滬財稅收〔1996〕2號)的有關規定,批準上海市松江電子儀器廠等4戶企業享受免征18%企業所得稅的優惠,2000年度免征上述4戶企業1999年的企業所得稅2124萬元。福建省地稅局依據《福建省人民政府批轉省財政廳地稅局關于支持新一輪創業的若干財政稅收政策措施的通知》(閩政〔1998〕6號)規定,2000年下達了《關于下達第一批企業所得稅政策性減免企業名單的通知》 (稅政二〔2000〕73號)和《關于下達第二批企業所得稅政策性減免企業名單的通知》(閩地稅政二〔2000〕95號)2個文件,并對高新區“區外企業”以及雖在高新開發區內但已超過免稅期限的高新技術企業減免1999年度企業所得稅6454萬元。
二、有禁不止,2000年繼續違規出臺新的先征后返等減免稅政策。遼寧、吉林、江蘇、廣東、福建、江西、山東等7個省的部分地區,2000年度共新出臺先征后返等減免稅政策29項,返還稅收546萬元。其中:廣東省珠海市政府《關于鼓勵在珠海市投資大型項目的若干規定》(珠府〔2000〕46號)、江蘇省南通市委《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的若干意見》(通委發〔2000〕9號)等文件,越權自行制定新的先征后返等減免稅政策。江西省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與南昌海爾工貿公司于2000年3月2日簽訂協議書,明確以“先征后獎勵”的形式,對該公司繳納的增值稅,前兩年按實際繳納的增值稅地方分成部分的80%獎勵企業,第3年至第5年按企業實繳增值稅地方分成部分的50%獎勵企業。經查,南昌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財政局2000年度向南昌海爾工貿公司返還當年增值稅地方分成部分84.28萬元。山東省濟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財政部門根據本區制定的《關于鼓勵內外客商投資合作的若干規定》(濟高新管發〔2000〕48號),2000年共向高新技術項目和高新技術企業返稅461萬元。
對上述地區發生的違規問題,財政部已按照《通知》中關于“凡拒不糾正擅自保留的,中央將相應扣減對該地區的轉移支付和專項補助,并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的規定,對查出的違規金額在辦理中央財政與部分省財政結算時作扣減處理;國家稅務總局已按照《國務院關于加強依法治稅嚴格稅收管理權限的通知》(國發〔1998〕4號)中關于“凡未經批準擅自減免稅收的,一經查出,除納稅人補繳稅款外,還要追究當事人和主管領導的責任”的規定,對違規越權減免稅收等問題逐項進行嚴肅查處,各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對上述問題要徹底予以糾正,并將處理結果報告國務院。
各地區、各部門要從這些地區的違規事例中吸取教訓,認真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定和政策,嚴格依法治稅,堅決維護國家統一稅政、集中稅權的原則。任何地方和個人不得擅自批準緩稅、免稅或實施先征后返等變相減免稅政策,對違規制定出臺的先征后返等減免稅政策要一律廢止。各級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實措施,徹底清理違規出臺的先征后返等減免稅政策,堅決杜絕此類事件再度發生。
國務院辦公廳
二○○二年一月十六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技術進出口合同登記管理辦法
2009-02-0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實施細則(2013修正)
2013-08-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政府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任行政長官在1999年12月19日前開展工作的決定
1999-07-03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屆立法會具體產生辦法
1999-04-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的決議
2001-04-28城鎮燃氣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實施條例
2020-01-01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2019)
2019-03-02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消耗臭氧層物質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3-19青島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規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營業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2011修訂)
2011-10-28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食品藥品監管總局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3-06-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的通知
2013-05-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廣東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3-04-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林下經濟發展的意見
2012-07-30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減輕農民負擔工作的意見
2012-04-17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
201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