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促進經濟體制改革,調動糧食企業改善經營管理的積極性,增強企業活力,提高經濟效益,控制國家財政補貼,特制訂糧食企業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辦法。
一、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的原則
糧食企業在經營平價糧油過程中,因執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而發生的虧損,視為政策性虧損,由財政部門給予定額補貼。實行定額補貼要有利于正確貫徹黨和國家的糧油工作方針、政策;有利于合理組織糧油的購、銷、調、存;有利于搞活經濟,增強企業活力;有利于企業加強經濟核算,打破企業吃國家“大鍋飯”、職工吃企業“大鍋飯”的局面,正確體現國家、企業、職工三者的利益。
政策性虧損補貼定額,應該先進合理,使企業在補貼以后經過努力,能夠有所盈利。
二、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的范圍
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的范圍主要包括:(1)按照國家計劃經營平價糧油的合理的商品流通費和一九七九年以前糧油購銷價格倒掛的價差;(2)營業外支出中的編外和長期病假人員工資,離休干部經費支出等;(3)國家儲備糧油和供應軍用糧油發生的費用。
凡未納入國家統一計劃的糧油、超計劃銷售的糧油和經營議價糧油(包括平價轉議價)發生的商品流通費及其他開支,因安排不當造成二次集運開支的費用,以及其他經營管理不善增加的開支,均不屬于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的范圍。
三、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的方法
1.糧食財務體制在省級財政管理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其補貼定額和補貼方法由省級財政部門商同省級糧食部門對下核定;或者先由省級財政部門對省級糧食部門核定,再由省級糧食部門對地、縣糧食部門逐級核定下達。糧食財務體制在市、縣級財政管理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其補貼定額和補貼方法,由市、縣級財政部門根據上級財政部門的有關規定確定后報上一級財政部門核定。
2.政策性虧損補貼的定額,按上年或前3年平均的糧食企業經營平價糧油凈虧損(毛利、稅金、商品流通費、營業外收支凈額等相抵后的凈額,或者加上糧油調撥經營費提高后增加的收支凈額),剔除不合理的開支,加上增虧或減虧新因素后核定。定額補貼后實行利潤留成或利改稅的,在補貼定額中可按規定核給合理利潤。
3.政策性虧損補貼的定額,可以按糧油銷售、儲存量核定,也可以按糧油經營量(包括收購、銷售、調出、調入、出口、平均庫存)核定,還可以采取其他辦法核定,具體辦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具體情況確定。補貼定額原則上一定幾年不變。
由于市、縣的具體情況差別較大,核定的定額也應有所差別。市、縣對基層糧食企業(糧管所、糧庫、糧店、中轉站等),則應依照企業的不同類型和經營業務特點,分類核定補貼定額。
四、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的手續、盈虧處理與財政結算
1.實行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以后,補貼款原則上當月撥補。具體撥補辦法是:一月中旬,財政部門預撥全年糧食企業虧損補貼預算的十二分之一給糧食企業;一月份結束后,縣級糧食部門或企業編制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申報表(表式由省級財政部門設計),報縣級財政部門審核后在二月份退庫撥補,或逐級上報地(市)與省級糧食部門,再由省級糧食部門報省級財政部門審核后在二月份退庫撥補,以后月份均按上月實際應補貼數撥補,年終清算,多退少補。
2.實行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以后,企業經營平價糧油實現的利潤,可以單獨實行利潤留成,但應逐步與本企業經營議價糧油實現的利潤和附營業務利潤統算,實行留成,并要積極創造條件實行利改稅辦法。企業的留成或稅后留利,大部分用于生產,小部分用于集體福利與獎金。職工獎金的發放,按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
3.政策性虧損的定額補貼款,按照原來糧食財務的預算級次列入地方同級財政預算管理。財政撥補的定額補貼款和財政所得的補貼后利潤分成收入,均在“糧食企業虧損補貼”預算科目反映。
實行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以后,對一九七九年糧油統購價格提高以后的補貼,財政部門仍在“糧油價差補貼”支出科目反映;如果有將糧油價差補貼納入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范圍內的,財政部門也應將此項補貼款列入“糧油價差補貼”支出科目處理。
4.實行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以后,中央財政下撥的糧食超儲存費用補貼(每斤2分2厘)的70%到80%(余下的20%到30%,由財政部門掌握用于倉庫和網點建設)和國家儲備糧油費用補貼(當前是由商業部撥給省級糧食部門),均應作為地方財政定額補貼的資金來源,糧食企業不再將上述補貼款沖抵平價糧油虧損。
5.實行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以后,原企業基金辦法停止執行。
6.實行政策性虧損定額補貼以后,糧食企業的年度會計報表,應先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查后再報上級主管部門。
五、本辦法從一九八七年起執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可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實行財政分成體制的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補貼定額和利改稅方案要報財政部批準后執行。
經財政部門批準試行批零差和利改稅的城市糧店,不執行本辦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備役軍官法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2004年修訂)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土耳其共和國關于民事、商事和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1995-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2006修訂)
2006-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1980-09-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對職工退休退職辦法進行部分修改和補充的決定
1983-09-02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的決定(1999)
1999-12-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6第三次修訂)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獸藥管理條例(2020修訂)
2020-03-27旅行社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種業體制改革提高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12-20中華人民共和國第635號國務院令
2013-01-31放射性廢物安全管理條例
2011-12-20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決定
2011-06-13公路安全保護條例
2011-03-07國務院關于加快長江等內河水運發展的意見
2011-01-2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衛生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意見的通知
2010-11-26國務院批轉發展改革委關于2010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的通知
2010-05-27關于加強對行政機關公文中涉及字母詞審核把關的通知
2010-04-07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國慶節期間有關工作的意見
2009-09-28文化產業振興規劃
2009-09-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布吉林松花江三湖等16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名單的通知
2009-09-18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