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常駐機構進出境公用物品監管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進境公用物品監管
第三章 出境公用物品監管
第四章 進境免稅機動車輛后續監管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海關對常駐機構進出境公用物品的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和其它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常駐機構申請進出境公用物品應當以本機構自用、合理數量為限。
常駐機構進出境公用物品,應當由本機構或其委托的報關企業向主管海關提交書面申請。經主管海關審核批準后,進出境地海關憑主管海關的審批單證和其它相關單證予以驗放。
第三條 對于常駐機構進境公用物品,海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的有關規定征收稅款。
根據政府間協定免稅進境的常駐機構公用物品,海關依法免征稅款。
第二章 進境公用物品監管
第四條 常駐機構首次申請進境公用物品前,應當憑下列文件向主管海關辦理備案手續:
(一)設立常駐機構審批機關的批準文件正本和復印件;
(二)主管部門頒發的注冊證明正本和復印件(以下簡稱《注冊證》);
(三)常駐機構報關印章式樣;
(四)常駐機構負責人簽字式樣、身份證件正本和復印件;
(五)常駐機構中常駐人員名冊,名冊含常駐人員姓名、性別、國籍、有效進出境證件號碼、長期居留證件號碼、到任時間、任期、職務及在中國境內的住址等內容。
主管海關審核無誤后,核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常駐機構備案證》(以下簡稱《海關備案證》,見附件1)。《海關備案證》涉及的內容如有變更,應當自變更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到主管海關辦理變更手續。
第五條 常駐機構申請進境公用物品,應當向主管海關交驗下列單證:
(一)《海關備案證》;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境公用物品申請表》(以下簡稱《申請表》,見附件2);
(三)提(運)單、發票和裝箱單等相關單證。
主管海關自接受申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內答復。
常駐機構申請進境機動車輛時,除交驗前款規定的單證外,還應當交驗本機構所有常駐人員的有效身份證件,主管海關自接受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答復。
第六條 常駐機構在進境地海關辦理公用物品報關手續時,應當填寫或委托報關企業填寫《進口貨物報關單》,提交經主管海關審批的《申請表》,并交驗提(運)單、發票、裝箱單等相關單證。
進境地海關應當將物品驗放結果在《申請表》回執聯上批注,并退主管海關備核。
第七條 常駐機構進境機動車輛,海關按照該機構常駐人員的實際人數核定其進境車輛的總數:
(一)常駐人員在5人以下的,進境車輛總數1輛;
(二)常駐人員在6人以上10人以下的,進境車輛總數不超過2輛;
(三)常駐人員在11人以上20人以下的,進境車輛總數不超過3輛;
(四)常駐人員在21人以上30人以下的,進境車輛總數不超過4輛;
(五)常駐人員在31人以上的,進境車輛總數不超過6輛。
第八條 進境機動車輛因事故、不可抗力等原因遭受嚴重損毀或因損耗、超過使用年限等原因喪失使用價值,經報廢處理后,常駐機構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出具的機動車輛注銷證明,經主管海關同意辦理機動車輛結案手續后,可按結案數量重新申請進境機動車輛。
進境機動車輛有丟失、被盜、轉讓或出售給他人、超出監管期限等情形的,常駐機構不得重新申請進境機動車輛。
第九條 常駐機構進境機動車輛,應當自海關放行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主管海關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監管車輛進/出境領/銷牌照通知書》 (以下簡稱《領/銷牌照通知書》,見附件3),辦理機動車輛牌照申領手續。其中免稅進境的機動車輛,常駐機構還應當自取得《領/銷牌照通知書》之日起10 個工作日內,持公安交通管理部門頒發的《機動車輛行駛證》向主管海關申領《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監管車輛登記證》(以下簡稱《監管車輛登記證》,見附件 4)。
第十條 常駐機構進境的貨樣、廣告品及暫時進口貨物,經主管海關核準后,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口貨樣、廣告品監管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暫時進口貨物監管辦法》的規定辦理驗放手續。
第三章 出境公用物品監管
第十一條 常駐機構將原進境的公用物品復運出境,應當持《海關備案證》、《申請表》等有關單證向主管海關提出申請,主管海關自接受申請之日起3 個工作日內答復。其中,常駐機構申請將原進境機動車輛復運出境的,主管海關在審核批準后開具《領/銷牌照通知書》,常駐機構憑此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注銷牌照手續。主管海關收到《領/銷牌照通知書》回執聯后應將牌照注銷情況在《申請表》上批注。
第十二條 常駐機構在出境地海關辦理公用物品報關手續時,應當填寫《出口貨物報關單》,并提交經主管海關批注的《申請表》等相關單證。
出境地海關應當將物品驗放結果在《申請表》回執聯上批注,并退主管海關備核。
第四章 進境免稅機動車輛后續監管
第十三條 常駐機構依據本辦法第三條第二款規定免稅進境的機動車輛屬于海關監管機動車輛,主管海關對其實施后續監管,監管期限為自海關放行之日起6年。
未經海關批準,進境機動車輛在海關監管期限內不得擅自轉讓、出售、出租、抵押、質押或者進行其他處置。
第十四條 海關對常駐機構進境監管機動車輛實行年審制度。常駐機構應當根據主管海關的公告,在規定時間內,將進境監管機動車輛駛至指定地點,持《監管車輛登記證》、《機動車輛行駛證》、《海關備案證》到主管海關辦理機動車輛海關年審手續。年審合格后,主管海關在《監管車輛登記證》上加蓋年審印章。
第十五條 常駐機構監管機動車輛自海關放行之日起超過4年的,經主管海關批準,可以按規定將監管機動車輛轉讓給其他常駐機構或者常駐人員,或者出售給特許經營單位。受讓方機動車輛進境指標相應扣減。
機動車輛受讓方同樣享有免稅進境機動車輛權利的,受讓機動車輛予以免稅,受讓方主管海關在該機動車輛的剩余監管年限內實施后續監管。
第十六條 常駐機構轉讓進境監管機動車輛時,應當由受讓方向主管海關提交經出、受讓雙方簽章確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公/自用車輛轉讓申請表》(以下簡稱《轉讓申請表》,見附件5)及其他相關單證。受讓方主管海關審核批注后,將《轉讓申請表》轉至出讓方主管海關。出讓方主管海關批準后,出讓方憑其主管海關開具的《領/銷牌照通知書》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機動車輛牌照注銷手續;出讓方主管海關辦理機動車輛結案手續后,將機動車輛進境原始檔案及《轉讓申請表》回執聯轉至受讓方主管海關。受讓方憑其主管海關出具的《領/銷牌照通知書》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機動車輛牌照申領手續。應當補稅的機動車輛由受讓方向其主管海關依法補繳稅款。
常駐機構進境監管機動車輛出售時,應當由特許經營單位向常駐機構的主管海關提交經常駐機構蓋章確認的《轉讓申請表》,主管海關審核無誤后,由特許經營單位參照前款規定辦理機動車輛注銷牌照等結案手續,并依法向主管海關補繳稅款。
第十七條 機動車輛海關監管期限屆滿的,常駐機構應當持《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公/自用車輛解除監管申請表》(見附件6)、《監管車輛登記證》、《機動車輛行駛證》和《海關備案證》向主管海關申請解除監管。主管海關核準后,開具《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監管車輛解除監管證明書》(見附件7),常駐機構憑此向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辦理有關手續。
第十八條 海關監管期限內的機動車輛因法院判決抵償他人債務或者丟失、被盜的,機動車輛原所有人應當憑有關證明向海關申請辦理機動車輛解除監管手續,并依法補繳稅款。
第十九條 經批準撤銷的常駐機構,應當向主管海關辦理海關監管機動車輛結案和其它有關手續。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 常駐機構未按照本辦法規定向海關辦理監管機動車輛年審手續,擅自轉讓、出售監管機動車輛,或者有其它走私、違反海關監管規定行為的,海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細則》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一條 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常駐機構”是指境外企業、新聞機構、經貿機構、文化團體及其他境外法人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管部門批準,在境內設立的常設機構。
“主管海關”是指常駐機構所在地的直屬海關或者經直屬海關授權的隸屬海關。
“公用物品”是指常駐機構開展業務所必需的辦公設備、辦公用品及機動車輛。
“機動車輛”是指小轎車、越野車、9座及以下的小客車。
本辦法第七條中的“以下”、“以上”,均包含本數在內。
第二十二條 外國駐中國使館、領館,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以及其它與中國政府簽有協議的國際組織駐中國代表機構進出境物品,不適用本辦法,另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辦理。
第二十三條 本辦法由海關總署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2004年8月1日起施行。本辦法附件8所列規范性文件同時廢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政務院及其所屬各機關組織通則[失效]
1970-01-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將國家技術委員會和科學規劃委員會合并為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區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辦法
1999-03-1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愛沙尼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2-12-28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1986-12-02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1985-04-10全國人大關于漢語拼音方案的決議
1970-01-01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草案)》的審議程序和表決辦法
1993-03-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澳門特別行政區有關人員就職宣誓事宜的決定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經濟工作監督的決定
2000-03-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03-28出版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實驗動物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電力供應與使用條例(2019修正)
2019-03-02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9修訂)
2019-10-11公共機構節能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港水域交通安全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2003年修訂)
2003-11-23因公臨時出國經費管理辦法
2013-12-3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山東省青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3-11-18國務院關于同意建立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批復
2013-08-15國務院關于印發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全面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意見
2013-01-28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消防工作的意見
2011-12-30軍工關鍵設備設施管理條例
2011-06-26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1-03-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