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二章 成立登記
第三章 變更登記、注銷登記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五章 罰則
各保險行業協會、保險學會,各保監辦:
現將《中國保監會保險社團組織管理暫行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遵守執行。本辦法自2001年9月1日起生效。隨文所附《保險社團組織情況表》,請各保監辦于2001年8月底以前報中國保監會辦公室。
保險社團組織基礎情況表中國保監會保險社團組織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對保險社團組織的管理,根據《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及國家有關規定,結合保險社團組織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保險社團組織是指保險機構、保險從業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自愿組成,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營利性保險行業自律性組織和保險學術研究組織。
第三條 保險社團組織必須遵守國家憲法、法律、法規和相關規章政策,維護國家的統一、安全和民族的團結,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共同利益以及其他組織和公民的合法權益,遵守社會道德風尚。
第四條 保險監管機關是保險社團組織的業務主管單位。全國性保險社團組織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主管。經省、市、自治區政府授權,區域性保險社團組織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派機構負責主管。
第五條 保險監管機關對保險社團組織履行下列監督管理職責:
(一)負責保險社團組織籌備申請、成立登記、變更登記、注銷登記前的審查工作;
(二)負責指導保險社團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黨的建設,并對研討活動、對外交往、接受境內外捐贈資助進行審查;
(三)監督、指導保險社團組織遵守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依據其章程開展活動;
(四)負責保險社團組織年度檢查的初審工作;
(五)協助登記管理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查處保險社團的違法違規行為;
(六)會同有關機關指導保險社團組織的清算事宜。
第二章 成立登記
第六條 申請成立保險社團組織,必須經過保險監管機關審查批準后,再向登記管理機關提出登記申請。
第七條 籌備保險社團組織,發起人必須向保險監管機關提交以下資料:
(一)籌備申請報告。
(二)發起人和擬任負責人(含會長或理事長、副會長或副理事長、秘書長等)的基本情況(個人簡歷、學識水平、業務能力、資格證書等)。
(三)章程草案。
(四)保險監管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八條 保險監管機關自收到前條所列全部資料之日起30日內,應作出批準或不批準的決定;不批準的,應當向發起人說明理由。
第九條 保險社團組織的章程應當包括下列事項:
(一)組織名稱、住所。
(二)宗旨、業務范圍和活動地域。
(三)會員資格及其權利、義務。
(四)組織機構及其職責。
(五)負責人(含會長或理事長、副會長或副理事長、秘書長等)的條件和產生、罷免的程序。
(六)經費來源、資產管理和使用的原則。
(七)章程的修改程序。
(八)終止程序和終止后資產的處理
(九)應當由章程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十條 保險社團組織的會長(理事長)、副會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候選人應由理事會推薦并報保險監管機關審核同意后,交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十一條 保險社團組織在登記管理機關登記后,應在5個工作日內向保險監管機關備案。
第三章 變更登記、注銷登記
第十二條 保險社團組織變更名稱、章程、主要負責人、辦公地址等,應經保險監管機關審查同意后再報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有關變更手續。
第十三條 保險社團組織章程的修改,應事先征求保險監督機關的意見,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審議;經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的章程,須報保險監管機關審查同意后,方可報登記機關核準。
第十四條 保險社團組織在保險監管機關備案的事項發生變更的,應在變更事項發生5個工作日內報保險監管機關備案。
第十五條 保險社團組織的會長(理事長)、副會長(副理事長)由會員單位在職主要負責人兼任的,該在職主要負責人調離原單位(或原推薦單位)和原崗位,保險社團組織應在其離崗后30日內召開全體理事會議,確定代理人選,并根據章程的規定確定新的擬任人選,經保險監管機關批準后,報社團登記機關備案。
第十六條 保險社團組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須經保險監管機關審查同意后,向登記管理機關申請辦理注銷手續。
(一)完成保險社團組織章程規定的宗旨的;
(二)自行解散的;
(三)分立、合并的;
(四)由于其他原因終止的。
第十七條 保險社團組織在辦理注銷登記前,應在保險監管機關與有關部門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完成清算工作。清算期間,保險社團組織不得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
第四章 監督管理
?
第十八條 保險社團組織應當建立健全理事會、會員代表大會等組織機構和內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
第十九條 保險社團組織的會長(理事長)原則上只能擔任一屆,每屆二年;最長不得超過兩屆。保險社團組織的會長(理事長)、副會長(副理事長)一般由會員單位在職主要負責人兼任。
保險社團組織的秘書長原則上應為專職,最長任期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經三分之二的會員代表表決通過,并報保險監管機關批準后方可任職。保險社團組織的秘書長由離、退休老同志擔任的,原則上年齡不得超過65周歲。
第二十條 保險社團組織應將其公章樣式、銀行賬號、《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復印件、內設的各部門負責人的基本情況和身份證明等報保險監管機關備案。
第二十一條 保險社團組織可吸收其活動地域范圍內的其他社團組織作為團體會員。
第二十二條 保險社團組織有3名以上中國共產黨員的,應當建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其組織關系掛靠保險監管機關;有掛靠單位的,其組織關系可維持不變。
第二十三條 保險社團組織的資產來源必須合法。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占、私分或者挪用保險社團組織的資產。
保險社團組織的經費,以及開展章程規定的活動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所取得的合法收入,必須用于章程規定的業務活動,不得在會員中進行分配。
保險社團組織接受捐贈、資助,必須符合章程規定的宗旨和業務范圍,必須根據與捐贈人、資助人約定的期限、方式和合法用途使用。保險社團組織必須及時向保險監管機關報告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有關情況,并應當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四條 保險社團組織每年初應向保險監管機關報送其上年度財務決算報表和本年度財務預算計劃。
第二十五條 保險社團組織必須執行國家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財政部門的監督。保險社團組織接受社會捐贈、資助的,應事前向保險監管機關報告,并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
第二十六條 保險社團組織換屆或變更法定代表人之前應當進行財務審計,并將審計結果報保險監管機關。
第二十七條 保險社團組織必須嚴格遵守國家外交政策和外事紀律,開展國際研討、出國考察、外派培訓等重大活動,必須報經保險監管機關批準。
第二十八條 保險社團組織應于每年1月31日前向保險監管機關報送上一年度的工作報告和本年度工作計劃。
工作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本保險社團組織遵守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的情況、按照章程開展業務活動的情況、依照本辦法履行登記手續的情況、人員和機構變動的情況以及財務管理的情況。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九條 保險社團組織在申請籌備時弄虛作假、騙取同意籌備的,或者自同意籌備之日起1年未開展活動的,由保險監管機關移交登記管理機關予以撤銷。
第三十條 保險社團組織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保險監管機關視情節輕重,移交登記管理機關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停業整頓、責令撤換負有直接責任的相關人員、直至予以取締等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有關部門追究其刑事責任。
(一)涂改、出租、出借《社會團體法人登記證書》,或者出租、出借社會團體印章的;
(二)超出章程規定的宗旨、業務范圍和地域進行活動的;
(三)拒不接受檢查或者不按規定接受監督檢查的;
(四)不按規定程序辦理變更登記的;
(五)違規擅自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
(六)從事營利性經營活動的;
(七)侵占、私分、挪用保險社團組織資產或者所接受的捐贈、資助的;
(八)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收取費用、籌集資金或者接受、使用捐贈、資助的。
第三十一條 未經批準,擅自開展保險社團組織籌備活動,或者未經登記,擅自以保險社團組織名義進行活動,以及被撤銷的保險社團組織繼續以保險社團組織名義進行活動的,保險監管機關移交登記管理機關予以取締,沒收財產;構成犯罪的,移交有關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移交有關司法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由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負責解釋。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施行前已經成立的保險社團組織,應當自本辦法實施之日起依照本辦法予以規范。
本辦法頒布實施以前成立、業務主管單位不是保險監管機關的保險社團組織,符合本辦法規定的,在本辦法宣布實施之日起15日內向社團組織登記機關提出將主管單位變更為保險監管機關的申請;不符合本辦法規定的,應規范合格后,再提出變更申請。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保險社團組織基本情況表
┌────┬─────────┬────┬──────────────┐
│ │ │聯系電話│ │
│組織名稱│ ├────┼──────────────┤
│ │ │傳真電話│ │
├────┼──┬──┬───┴───┬┴──────────┬───┤
│ │姓名│性別│工作單位及職務│ 在社團組織所任職務 │ 電話 │
│ ├──┼──┼───────┼───────────┼───┤
│ 主 │ │ │ │ │ │
│ 要 ├──┼──┼───────┼───────────┼───┤
│ 負 │ │ │ │ │ │
│ 責 ├──┼──┼───────┼───────────┼───┤
│ 人 │ │ │ │ │ │
│ 情 ├──┼──┼───────┼───────────┼───┤
│ 況 │ │ │ │ │ │
│ ├──┼──┼───────┼───────────┼───┤
│ │ │ │ │ │ │
├────┼──┼──┼───────┼───────────┼───┤
│ 秘 │ │ │ │ │ │
│ 書 ├──┼──┼───────┼───────────┼───┤
│ 長 │ │ │ │ │ │
│ 情 ├──┼──┼───────┼───────────┼───┤
│ 況 │ │ │ │ │ │
├────┴─┬┴──┴───────┼──────────┬┴───┤
│ 成立時間 │ │ 工作人員人數 │ │
├──────┼───────────┼──────────┼────┤
│ 批準機關 │ │ 批文字號 │ │
├─┬────┴───────────┴──────────┴────┤
│需│ │
│規│ │
│范│ │
│事│ │
│項│ │
└─┴────────────────────────────────┘
填報單位蓋章 負責人簽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2019修訂)
2019-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名單
2014-02-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戰爭遺留爆炸物議定書》的決定
2010-04-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馬耳他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9-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
1999-12-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克羅地亞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1997-05-09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1999)
1999-03-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的決定
2000-04-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表演和錄音制品條約》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建筑業安全衛生公約的決定
2001-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5-15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關于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的決定
1996-03-2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0-08-2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第一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委員會成員繼續履行職責的決定
2002-06-29風景名勝區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2019修正)
2019-03-02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2019修正)
2019-04-23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18年修訂)
2018-06-30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
2016-03-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6-27國務院關于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的批復
2012-08-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海南省縣際間海域行政區域界線的通知
2012-01-20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加強汛期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11-04-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安全審查制度的通知
2011-02-03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10-26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實施細則》的決定
201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