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科學基金委員會)根據我國經濟建設的需要、科學發展的趨勢和基礎性研究工作的特點,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以下簡稱重點項目)。重點項目經費按一定比例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劃出,專款專用。
第二條 重點項目針對我國已有較好基礎、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究領域或新學科生長點開展系統、深入的研究工作。重點項目應符合以下三個條件之一:
1、學科布局中的關鍵問題及對學科發展有重要推動作用的學科前沿;
2、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應用前景的當代活躍的學科前沿;
3、能充分發揮我國自然資源或自然條件特色的研究領域。
第三條 重點項目的申請應具備以下條件:
1、有先進的研究目標,明確的科學問題,創新的學術思想,合理的研究方案以及必要的實施研究條件。
2、有高水平的、活躍在科學前沿的學術帶頭人和精干的研究隊伍。
3、有國內領先的研究工作基礎,近期可望取得重要成果或突破性進展。
第四條 重點項目應該體現有限目標、有限規模、重點突出、隊伍精干、重視學科的交叉與滲透的原則。項目不設子課題,一般由一個單位承擔,確有必要時,合作研究單位不超過3個。研究年限為4年左右。
第五條 重點項目在五年規劃的基礎上,每年按計劃組織實施。重點項目在公布申請指南、受理申請、軟盤錄入、同行評議、學科評審組評審、年度報告與撥款等工作環節與面上項目同步。除本辦法特別說明外,使用與面上項目相同的表格、計算機軟盤和相同的填報要求,但需在封面左上角注明“重點項目”字樣。
第六條 重點項目的組織實施貫徹“依靠專家、發揚民主、擇優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則,執行科學基金委員會回避與保密的有關規定。
第二章 立項、申請、評審與批準
第七條 各科學部根據每年下達的重點項目經費額度和項目數控制指標提出當年擬組織重點項目的研究領域,其中大多數來源于基金委員會學科發展戰略和“九五”優先資助領域,也可以從科學家提出的重點項目建議和已獲得重要進展、深入研究可望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面上項目中遴選。
第八條 擬組織重點項目的研究領域需提交學科評審組討論審議,由委務會審查批準,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申請指南”向科學界發布。重點項目申請指南包括研究領域、主要研究方向、預算的經費數額及受理的科學部等內容。
第九條 符合重點項目申請條件的在職科技人員可根據當年申請指南,向對口科學部提出申請。項目申請者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參與申請的其他成員每次只能參加一個重點項目的申請。在研重大、重點項目的項目主持人、課題負責人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主要成員需在該項目驗收結題后方可申請新的重點項目。
第十條 各科學部將
申請書初篩后按項目匯總送同行專家評議,評議專家應對每個申請填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同行評議意見”,對一個項目的全部申請填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同行評議綜合意見”,每項申請的有效同行評議意見應不少于5份。
第十一條 科學部對同行評議意見分析、歸納后連同全部申請書、同行評議材料提交學科評審組評審。根據需要可邀請少數同行評議專家參加評審,也可安排申請者到會答辯,確有必要時還可以組織專項評審論證。
第十二條 每個重點項目的評審都應選出最優申請予以資助,一般不宜將幾份申請組織成一個項目,在條件相近時,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申請予以優先支持。評審結束后應填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評審意見”。
第十三條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評審意見”經科學部簽署意見。連同當年度重點項目資助計劃提交委務會議審批,根據審批結果向項目負責人及其所在單位下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批準通知》。
第三章 計劃實施與管理
第十四條 科學基金委員會對重點項目采取逐項跟蹤、中期檢查、結題驗收等辦法加強管理。
重點項目的承擔單位應將項目列入本單位的重點科研計劃,提供實施計劃所需的工作條件,確保研究計劃的完成。
第十五條 項目負責人接到批準通知后一具月內,應在申請書基礎上,根據審批意見,填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研究計劃》(一式三份)報主管科學部核準后作為撥款、檢查和驗收的依據,科學部須將該研究計劃和申請書各一份轉綜合計劃局(以下簡稱計劃局)備案。
第十六條 重點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負責人和計劃的變更及項目的暫緩撥款、中止等事宜,按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的有關規定執行,由科學部審批辦理手續送計劃局備案。項目中止,結余經費納回科學部重點項目經費。重點項目負責人和項目組內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的主要成員不得因申請新的重大、重點項目而退出在研的重點項目。
第十七條 重點項目實施中期,科學部應選取適當方式對項目進行檢查。根據情況,對項目計劃和資助經費進行調整。中期檢查結束后,科學部填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期檢查報告》,送計劃局備案。
第十八條 重點項目經費,分年度撥至項目負責人所在單位,第一次于項目批準年末撥出資助金額的40%;以后3次按資助金額的30%、20%、10%于每年第一季度末撥出。項目經費的使用與管理,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財務管理辦法》執行。
第十九條 凡聯合資助的項目,科學部應在計劃實施前,就資助的金額、撥款方式、經費使用范圍、各方的權利與義務等與聯合資助單位簽訂“協議書”,送計劃局備案。
第二十條 重點項目應積極開展國際合作研究與學術交流活動并將其納入項目的研究計劃。原則上項目總經費的10%可用來開展國際合作與學術交流活動,實施辦法另行規定。
第二十一條 重點項目的研究成果(專著、論文、鑒定的技術成果等)均應標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字樣和項目編號。屬多渠道資助的研究成果可同時標注。重點項目結題后三年內,各承擔單位仍應將有關專著、論文被引用以及新發表情況、成果鑒定推廣效益情況等報送計劃局。
第四章 驗收與結題
第二十二條 重點項目驗收工作應于執行期限終止時完成,由科學部商項目負責人,確定驗收方式,做出驗收工作的安排。聯合資助項目需與聯合資助方協商組織驗收。重點項目驗收的主要內容為研究計劃完成情況、取得的成果及其水平、人才培養、國際合作與交流等。
第二十三條 項目負責人應于驗收前1個月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總結報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經費決算匯總表》及錄有結題簡表的計算機軟盤報送有關科學部、科學部會同計劃局審查合格后,組織驗收。
第二十四條 重點項目依靠專家進行驗收,可采用通信評議,也可召開驗收會議或結合學科評審組會議等學術活動進行。驗收專家組成員不少于5人,驗收情況應填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驗收評議書》。
第二十五條 驗收評議書經計劃局核查,由分管委主任審核批準項目結題。有關結題手續辦理后,科學基金委員會簽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結題通知》,發至重點項目負責人及其所在單位。
第二十六條 重點項目結題通知發出后三個月內完成檔案歸檔。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歸檔工作,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資助項目檔案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執行。項目承擔單位的歸檔工作,按國家和有關部門的規定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