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是原告整理材料到法院去告狀,這是起訴。原告的起訴符合法律規定,依法受理,屬于立案。起訴是對原告而言的、立案是對法院而言的。原告到法院去告狀、就叫起訴、原告的符合規定、法院受理了、就叫立案。”
?
一、微信借錢給別人,去起訴借債人能立案嗎?
?
只要符合立案的條件,民事法院就會立案受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108條之規定,起訴的實質要件是:
?
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
2、有明確的被告;
?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
4、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
“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財產權利、人身權利和其他權益遭到他人的侵害或與之發生了權利、義務爭議。
?
“明確的被告”指的是原告起訴的相對方應該是明白、確切、具體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如果沒有被告或被告不明確,就不能起訴和送達。當然被告下落不明不屬于沒有明確的被告。
?
二、法律依據
?
微信紅包、轉賬記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但并不足以證明是對方借款。但是只要是有微信轉賬記錄和對方不還錢的證據,這也就是很普通的債務債權糾紛案例,只不過是借錢的平臺不一樣而已。
?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微信紅包、轉賬記錄作為電子數據,是一種有效的證據形式,在訴訟中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
證據包括:
當事人的陳述;
書證;
物證;
視聽資料;
電子數據;
證人證言;
鑒定意見;
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
第六十四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觀地審查核實證據。
?
第六十五條
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
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主張和案件審理情況,確定當事人應當提供的證據及其期限。當事人在該期限內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延長期限,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適當延長。當事人逾期提供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其說明理由;拒不說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根據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納該證據,或者采納該證據但予以訓誡、罰款。?
?
聲明:該作品內容系作者結合法律法規、政府官網及互聯網相關知識內容整合。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或網站客服提交信息,我們將按照規定及時處理。
?延伸閱讀: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借錢利息超過多少不受法律保護
2020-01-16無效婚姻會有記錄嗎?
2020-02-20沒準生證怎么上戶口
2020-03-01離婚各撫養一個孩子女方可要求撫養費嗎?
2020-03-19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解決
2020-03-20什么是社會保障法?
2020-03-26商標間接侵權責任由誰承擔
2020-04-16買了小產權房怎么辦?
2020-04-18沒簽合同的情況下,老板不給工資怎么辦
2020-04-23別讓少年的你還在忍受校園霸凌?
2020-04-24夫妻共同債務需要從哪些方面認定?
2020-04-28夫妻個人債務應該怎樣認定?
2020-04-29構成綁架罪的要件是什么?
2020-04-29離婚中夫妻共同財產如何分割?
2020-04-30離婚爭取孩子撫養權怎么取證?
2020-04-30我國離婚損害賠償標準原則是什么?
2020-04-30子女撫養權怎么判決?如何變更?
2020-04-30財產保全的期限多久?對象是什么?
2020-04-30虐待被監管人罪的認定標準和界限區分
2020-04-30夫妻離婚損害賠償需要具備什么法律條件?
2020-05-02夫妻辦理離婚通常需要哪些手續?
2020-05-03如何獲得子女撫養權
2020-05-03變更撫養權有哪些法定條件?方式有哪些?
2020-05-04民間借貸之舉證責任
2020-05-07女方凈身出戶離婚協議書應該怎么寫?
2020-05-08收養子女需要具備哪些法定條件?
2020-05-08中學生暑假打工屬于童工嗎?
2020-05-08出口產品必須買出口產品質量保險嗎
2020-05-08結婚前存的錢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0-05-09離婚后財產處分協議書放棄財產有沒有法律效力?
2020-05-10內部股份轉讓協議怎么寫
2020-05-10交通事故后找人頂罪要受什么處罰?
2020-05-21訴訟離婚損害賠償的原則是什么?
2020-05-10夫妻共同財產贈與以后還能不能撤銷?
2020-05-10離婚以后怎么樣才可以要回子女撫養權?
2020-05-10房屋漏水,責任誰擔
2020-05-12販賣毒品罪無數量規定,都以販毒罪論處
2020-05-12詳解破壞軍婚罪
2020-05-12哪些情況下合同可以撤銷?
2020-05-12合同單方終止的情形有哪些?
2020-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