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醫療事故的人身損害賠償,以往大都是依據《民法通則》、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進行處理。當事人可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主張非醫療事故的人身損害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規定“?條例施行后發生的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訴到法院的,參照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此條規定明確了《條例》與《民法通則》的適用關系。《條例》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其側重醫療行政管理關系,對于出現的醫患糾紛經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后構成醫療事故的,在行政上如何進行賠償作出了具體規定,因此,法院審理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時,在尚沒有其他法律法規的前提下,應當參照執行;但畢竟是“參照執行”,而不是“必須執行”,所以,法院在審理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時并不僅限于《條例》的規定,而應當將《民法通則》作為解決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主要適用法律規范,特別要體現民法基本原則和歸責原則的適用。而《解釋》正是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民法通則》的基本原則和歸責原則制定出來的司法解釋,主要是用于人身損害賠償類案件,在賠償項目和賠償標準上,有了明確的規定,也是人民法院審理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時的參照。?在性質上屬于“不完全法條”?中的“引用性法條”。而引用性法條則是指“在其構成要件或法律效果的規定中,引用其他的法條”的法條。其主要功能,從立法技術角度看,是為了避免重復規定或避免掛一漏萬的規定;從法律適用角度看,該種法條具有授權法院或其他主管機關為補充法律的功能。
對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因故意行為致患者損害的行為就不應得到這種限額賠償的利益,而只能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使其承擔賠償責任。也就是說,在故意醫療糾紛中,人民法院應完全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而排除《條例》的適用。
?
非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也可以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醫患關系屬于消費關系,應受該法的調整。《民法通則》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之間的關系,應是基本法與專門法的關系,而且《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二條的規定與《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基本上是一致的,兩者之間在損害賠償方面基本精神也是一致的,并不存在沖突。因此,非醫療事故損害賠償也可以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遭遇非法行醫。患者到非醫療機構就醫受到損害的,按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處理。?“對具有執業資格的醫務工作者在核準地點、核準范圍外從事診療、護理工作,但其行醫的地點系醫療機構以及沒有執業資格的人在醫療機構中單獨從事診療、護理工作的,列醫療工作者及沒有執業資格的人為被告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分居多久可以離婚,法院在什么情況下才會判離婚
2020-12-06婚姻法關于探視權放棄有什么規定?
2021-01-01夫妻分居協議怎么寫?
2020-12-02到法院起訴離婚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2在我國單方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7如何寫單方離婚協議書
2020-11-25如何確定離婚糾紛的管轄
2020-11-09單方起訴離婚需要辦哪些手續
2020-11-26最新離婚協議書格式
2020-11-132020無子女離婚協議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20法定監護人與事實監護人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3-14未婚生子撫養權歸誰,怎么確定子女的撫養權
2021-01-12子女撫養費支付至什么時候
2020-11-29起訴孩子撫養費應該怎樣起訴?
2020-12-25監護人證明怎么開
2021-03-01離婚后孩子撫養費怎么算?
2020-12-17男方爭取撫養權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18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規定是什么?
2020-11-24未婚生子罰款是多少
2021-02-05變更子女監護權協議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