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同部分履行如何賠償(《合同法》生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
合同依法成立后,當事人僅履行部分合同的,屬于違約。根據實際造成的損失和履行合同后能夠獲得的利益給予賠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違約責任】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等違約責任,采取補救措施或賠償損失。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賠償損失的數額應當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可以獲得的利益合同履行后取得的,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的因違約可能造成的損失的金額。
2。不完全履行合同的構成要件。還應當指出,債務人的履行行為是指有履行債務意圖的行為;與履行債務無關的行為給債權人造成損害的,不屬于損害性履行,而是屬于一般侵權行為。債務人的履行與債務內容不完全一致。這是法律對債務人最基本的要求。在不完全履行的情況下,債務人違反了這一義務,沒有按照債務的目的履行債務。債務人的履行與債務內容不完全一致,表現在履行數量不全、標的物品種、規格、型號不符合規定或者標的物有瑕疵、損害賠償等方面,不完全履行方式與附隨義務的不完全履行。這意味著債務人對其履行債務給債權人造成的損害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瑕疵履行中,無論債務人是否有主觀故意或者過失,只要債務人交付的標的物存在瑕疵,債務人就應當承擔責任;在損害履行中,由于是債務人的履行行為造成債權人其他利益的損失,債務人的主觀利益受到損害應當以故意或者過失為要件。但是,對于債務人的故意或者過錯,債權人不承擔舉證責任,債務人只有證明自己主觀上沒有過錯,才能免除責任。第三,最新資料(自2021年1月1日起生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84條【損害賠償范圍】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不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違約造成的損失,包括履行合同后可以獲得的利潤,但不得超過違約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或者應當預見的損失。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合同依法成立后,當事人只履行部分合同的,屬于違約。根據實際造成的損失和履行合同后能夠獲得的利益賠償。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東死亡他妻子是否可以繼承他的股份
2021-03-23房屋買賣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1-02-11責令停產停業多久算重大行政處罰
2021-01-25合同內容要與發票內容一致嗎
2021-01-28贈與的房產可以賣嗎
2021-01-22遺產繼承辦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24不出庭對判決有啥影響
2020-12-25排除妨礙和排除妨害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13公司不成立工會可以嗎
2020-11-15違約責任是財產責任嗎
2020-12-15集資房新房出售有什么問題
2021-03-19服務期與勞動合同期限沖突問題
2021-02-08勞動報酬糾紛是否要仲裁后訴訟
2020-12-12期外出險 保險公司賠不賠
2021-02-25買車險小心免賠保險條款
2020-12-02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財產保險合同中給付保險賠償金須遵守哪些原則
2021-01-01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明細是否能公開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