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事故調解應注意什么?
首先,發生醫療事故或者可能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醫院應當立即調查處理,并向當地衛生部門負責人報告,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第二,發生醫療事故或者醫療糾紛可能是醫療事故時,患者及其家屬可以要求醫療單位調查處理,這是患者的合法權利。《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規定,對醫療單位發生的醫療事故、事件,“患者及其家屬可以向醫療單位提出調查處理要求”。醫院不積極調查處理,隱瞞、隱瞞事實真相,對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不作解釋,也不提出解決辦法和書面意見的,可以提請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處理。三是部分醫療機構無權自行查處醫療糾紛。根據《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的規定,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應當組織對此時發生在醫務人員私人執業中的醫療事故或者事件進行調查處理,“個體醫務人員”是指個體診所的醫務人員。根據上述規定,個體診所無權查處醫療事故糾紛。各地制定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對醫療機構可以自行調查處理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作了具體規定,哪些醫療機構不能自行查處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第四,醫療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必須立即對封存的案件、有關物證和原材料進行調查處理。這是醫療機構的法定義務。《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八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事件的醫療單位應當指定專人妥善保管有關原始資料。嚴禁涂改、偽造、隱匿、銷毀。對因輸液、輸血、注射、用藥造成的不良后果,對現場物品進行臨時封存檢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醫療事故處理辦法實施細則》也有相應的更具體的規定。第五,醫療事故或者可能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糾紛,死因不明的,應當進行尸檢。《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十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或者事件,臨床診斷不能確定死因的,有條件的,必須進行尸檢。尸檢應當在死亡后48小時內,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院病理科技術人員進行。如有可能,應邀請當地法醫參加。醫療單位或者病人家屬拒絕尸檢,或者拖延尸檢超過48小時,影響死因認定的,由拒絕或者拖延的一方負責。”。因此,如果患者家屬拒絕或拖延尸檢,將承擔“敗訴”的后果。第六,根據《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因醫療事故增加的醫療費用,由醫療事故發生單位支付,不計入一次性經濟補償。
但是,符合出院標準的患者應該出院,產婦死亡后有孩子的患者應該由其家屬出院。
如果患者拒絕出院,或者患者家屬拒絕將嬰兒送出醫院,費用自收到醫院通知之日起由患者或患者家屬支付。
第七,患者方可與醫院方協商經濟補償金額,但最好做醫療事故鑒定。在此基礎上,可以依法協商賠償數額,這樣會比較合理。因為賠償金太低太高,這對雙方都是一種保證,可以防止將來的爭吵。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伙公司可以宣布解散嗎
2020-12-07哪些情況不能辦理再貼現
2020-12-26飼養動物侵權是無過錯責任嗎
2020-11-08滴滴營運證2020年新規定
2021-01-09在哪里辦理結婚手續
2021-01-07用他人身份證入職會被處罰嗎
2021-02-22離職補償金如何能獲得
2021-02-16投資型保險有哪些型式
2020-11-13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什么是家庭財產保險
2020-11-13保險人責任免除條款如何認定
2021-01-25保險合同是格式合同嗎
2021-02-11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交通車禍保險如何賠償,賠多少錢
2021-02-19摩托車沒有保險發生事故有多少責任
2021-01-27機動車第三者責任應當怎樣認定
2020-12-09一起保險合同糾紛案的代理詞怎么寫
2021-01-28林地承包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12土地承包合同樣本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