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土地管理法》,綜合地價至少每三年調整或重新公布一次,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等因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規定,征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確保被征地農民原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有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第二,土地征收的工作程序是什么?一是通報征地情況。在依法報批征地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將征地的目的、地點、補償標準和安置方式書面通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接到通知后,對在被征收土地上搶種、種植、修建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不予補償。
2。國土資源部門會同交通、林業等部門調查被征收土地的權屬、類型、面積,以及土地附著的土地的權屬、類型、數量。調查結果應當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和土地附著物的產權人、各市拆遷辦共同確認。三。組織征地聽證會。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當告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他們有權就被征地補償標準和安置渠道申請聽證。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當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國土資源部門應當按照本規劃制定的補償標準,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并將該協議作為征地報告的必要組成部分與征地量一并上報。
以上知識是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根據《土地管理法》規定,該區綜合地價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等因素,至少每三年調整或重新公布一次。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只履行了部分怎么賠償
2020-12-29承諾書公證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房產糾紛如何正確維權
2021-02-23涉外婚姻孩子如何上戶口
2021-01-13發回重審的案件能否移送管轄
2020-11-14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09中國保監會的主要職責是什么
2020-12-19回購房要點有哪些
2020-12-26偽造房產證作抵押犯什么罪
2021-03-08勞務外包需要行政許可嗎
2021-03-05工傷賠償與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1老板不批試用期離職怎么辦
2021-03-17山東省事業人員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3-13被公司辭退賠償需要什么證據
2021-01-12法律對產品責任保險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01保險合同糾紛中的法律適用
2021-03-07海上保險合同的內容和包含的事項(很具體)
2021-03-10被保險人與第三人已履行調解協議,保險公司是否免責
2020-12-05離婚后可以變更保險受益人嗎
2021-03-06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