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如何處理,如何處罰首先,該行為不構成交通肇事逃逸罪。
如果行為人只造成受害人輕傷或輕傷或牲畜(如豬、牛、羊等)死亡,財產損失數額不大。此時,尋釁滋事的逃逸行為未造成其他嚴重后果,尚不構成犯罪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可以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條的規定,處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罰款,并可扣留搗亂者不超過十五日。
2。交通事故構成犯罪后,逃逸未造成嚴重后果的。違法駕駛造成重大交通事故,造成重傷、死亡或者公私財產重大損失的。此時,肇事者已構成交通肇事罪。同時,肇事者駕車逃跑是為了逃避法律制裁,但并未因逃跑造成嚴重后果。這種情況符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規定的“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從重處罰,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一般有三種情況不會造成嚴重后果:
1。交通事故發生后,行為人逃逸時,受害人及時得到他人幫助,脫離危險,因此不存在死亡或嚴重殘疾的后果。
2。被害人的死亡結果雖然發生在逃逸過程中,但逃逸行為與被害人的死亡結果之間并不存在因果關系。
3。行為人對他人造成嚴重傷害,但并不具有真正的死亡危險。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36次會議通過的《關于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2000年規定的“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肇事者在交通事故發生后,為逃避法律調查,致使被害人因缺乏救助而死亡的行為。這就明確了逃逸致人死亡的具體范圍。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不涉及行為人的其他傷害行為,即交通事故后單純逃逸致人死亡。
3。根據《解釋》第六條的規定,交通事故發生后,行為人為了逃避法律調查,將被害人帶離事故現場藏匿或者遺棄,致使被害人死亡或者嚴重殘疾無法得到救助的,行為人分別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以故意殺人罪、故意傷害罪論處刑事犯罪。如果肇事者在交通事故發生后逃逸,并在逃逸過程中干預肇事者的“傷害”行為,如拖拽傷者逃逸、故意碾人、將傷者拋入水中,造成重傷或者死亡,這種行為應認定為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行為人應以故意傷害罪或故意殺人罪、交通肇事罪等數罪并罰。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逃逸行為已成為故意殺人罪的重要構成要件,不應將其視為既往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節,否則將違反“禁止重復評價行為”的原則。
以上是律霸小編帶給您的相關法律知識。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你需要咨詢律師。歡迎來到律師網在線法律咨詢。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來幫你。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犯罪中的罰金一定要交嗎
2020-11-10網絡侵權如何賠償
2021-02-23欠條和借條的區別是什么
2021-01-01合同陷阱都有哪些形式
2021-02-27集資房上市要交什么錢
2021-01-04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學生意外保險理賠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21保險公司需要重新理賠嗎
2020-11-16車險理賠時投保人有哪些義務
2021-03-02保險人的違約責任問題有哪些
2020-12-10中國境內的法人和其他組織辦理境內保險的程序是如何
2021-02-03車燈砸壞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1-26保險利益原則是指什么
2020-11-23船公司辦理船員保險應注意的問題
2021-02-03施工承包合同爭議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2020-11-19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該補償多少錢
2021-01-20農村集體土地流轉程序是怎樣的
2020-11-24模擬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2-27被拆遷人對評估報告不滿意怎么辦
2021-02-18城市舊房拆遷中補償是多少,如何安置分配
20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