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梯損害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對電梯損害賠償責任原則有兩種不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應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我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的,無論行為人是否有過錯,法律都根據其規定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是法律規定的無過錯責任原則。從法律所列的高危險作業來看,電梯作業不屬于高危險作業范圍。因此,電梯作業不屬于高空、高壓、地下挖掘活動,也不屬于使用高鐵運輸工具進行高危險作業。由于沒有法律規定,不能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應根據雙方過錯程度劃分責任。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當適用危險責任即無過錯責任來完善被害人的請求權。筆者同意第二種觀點。高風險作業是指危害嚴重,并可能導致各種活動大規模破壞的風險?!睹穹ㄍ▌t》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從事高空、高壓、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性、高速運輸工具等對周圍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給他人造成損害的作業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能夠證明損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第73條規定,經營者從事高空、高壓、地下挖掘活動或者使用高鐵車輛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高處作業是以相對高度概念為基礎的,是指在建筑物、設備、工作場所、工具設施等高處作業。對于什么是高處作業,我們可以借鑒國家對高處作業的認定標準。根據國家高處作業標準,當墜落高度距基準面2米以上時,可稱為高處作業。高空作業之所以以2m為基準,是因為高度落在人體高度范圍內,傷害極小。也就是說,2米以下的作業不會對周圍環境中的財產或人員構成嚴重威脅。電梯高度超過2米時,應在高處操作。我國法律對高度危險作業的不列是必然的,這是立法滯后的普遍狀態。
事實上,我國《民法通則》不僅對高度危險作業作了列舉規定,還承認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對具體的高度危險責任作了專門規定,如《鐵路法》、《電力法》、《民用航空法》等。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也進一步擴大了高度危險作業。依照本法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本法所稱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財產安全有重大危險的鍋爐、壓力容器(包括氣瓶、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等),場(廠)內的專用機動車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適用本法規定的專用設備。這些設備一般具有高壓、高溫、高海拔、高速運行的特點。易燃易爆,易從高空墜落,對人身和財產安全造成危害。法律將電梯作業視為高度危險作業。因此,電梯損害賠償應當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設備安全法》頒布前,事故發生后,部分責任不明確,且大多由政府埋單,不利于業主履行安全管理責任?!睹穹ㄍ▌t》第一百二十三條規定,經營者對高度危險作業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高度危險作業的經營者是損害賠償責任的主體。具體到電梯這一高度危險的活動,責任人的劃分有其特殊性。因為在法律上,有害危險品涉及四個不同的主體,即電梯的生產者、經營者、使用者和第三人。
1。電梯生產、運行和使用人員的安全責任。根據《特種設備安全法》的有關規定,該法規定了特種設備在生產過程中的設計、制造、安裝、改造、修理等活動的行政許可制度;在經營過程中,法律禁止銷售、租賃特種設備無證生產、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或者國家淘汰、報廢的特種設備;在使用方面,法律要求所有特種設備在使用前必須向監管部門登記。用戶應落實安全責任,定期對設備的安全運行進行安全檢查,定期進行維護保養。一旦發現設備故障,應立即停止運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
2。電梯產品的缺陷造成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電梯生產廠家或者銷售商索賠;電梯產品的缺陷是由生產廠家造成的,銷售商有權在賠償后向生產廠家索賠;因出賣人的過錯造成電梯缺陷的,制造廠有權在賠償后向出賣人要求賠償;因運輸人、倉儲人等第三人的過錯造成電梯缺陷,給他人造成損害的,電梯生產者、銷售者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3。使用人未進行安全檢查和定期維護,造成他人損害的,由使用人承擔責任。用戶委托其他單位對電梯進行維修的,或者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維修的,頻繁維修不符合安全技術要求造成損壞的,由維修單位承擔責任;委托不合格的單位進行維修的,用戶和維修單位對因未定期維修達到安全技術要求而造成的損壞承擔連帶責任。
4。受托管理職責分工。針對業主委托物業服務單位管理小區電梯的實際情況,法律作出了專門規定。業主委托物業服務單位管理小區電梯的,物業服務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安全管理義務。一旦發生事故,物業服務單位不履行安全管理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根據民法通則,委托人應當對代理人的行為承擔民事責任。委托人承擔民事責任后,在委托人居住區使用電梯的,應當要求物業服務單位承擔不履行職責的過錯責任?;谝陨辖榻B,電梯損害賠償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相信您閱讀了以上介紹后,對電梯損害賠償責任主體認定的法律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您對此有任何法律問題,請咨詢律師網,他會給你一個專業的答案。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曠工幾天算自動離職
2021-01-23怎樣確定合同履行地點不明確
2021-02-02勞動關系能否主張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12外商投資包括哪些情形
2021-03-18保管人承擔賠償責任條件有哪些
2020-12-15非法儲存煙花爆竹治安處罰標準是什么
2021-02-23起訴離婚程序步驟詳解
2021-01-15工傷的索賠計算
2021-03-25交通事故打官司流程
2021-03-21交通事故應該怎么起訴
2020-12-22對銀行抵押的房產法院能查封嗎
2021-01-21婚內夫妻債務怎么分離
2021-01-02養子女、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可以代位參與繼承嗎
2021-01-25房屋賣了又辦理抵押是否可以強制執行
2021-01-03合同無效擔保人還要承擔責任嗎
2020-11-11加工承攬合同糾紛的管轄地怎么規定
2021-03-15低保待遇是否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沒有法條)
2020-11-22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勞動合同變更書需要兩份嗎
2021-01-21是否對其他單位承擔競業限制義務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