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終止協議的法律效力根據《合同法》第九十七條和第九十八條的規定,合同的終止具有終止合同關系的一般法律后果,具體表現為:(1)合同雙方將在未來履行連續履行的義務。《合同法》第97條關于這種影響的后果規定,合同終止后,如果合同尚未履行,則應終止履行。(2)合同的終止不影響當事人要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在大陸法系主要國家的民事立法中,有兩種不同的方式要求賠償合同終止后的損失。一種是排他性,規定業主在終止合同的同時不得要求損害賠償;如果要求損害賠償,合同不能終止。合同終止和損害賠償是相互排斥的,不能共存!二是共存,規定當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同時賠償損失。然而,采取這種做法的國家之間在損害賠償范圍上存在差異。我國法律始終堅持第二種做法,承認合同解除與損害賠償可以并存。然而,立法中沒有明確界定損害賠償的范圍。我們認為,反過來包括因未能履行合同義務和恢復原狀而造成的損失,但不包括可用利益的損失。(3)合同的終止不影響合同中相關結算和清算條款的有效性。這些規定仍然有效,仍然可以作為處理善后事宜的基礎。上述影響是合同終止的最基本法律后果。此外,合同的終止還涉及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即如何在終止前解決債權債務關系,即合同終止前已經履行的部分是維持現狀還是恢復現狀。這一問題的實質是合同終止的溯及力問題。如果合同的終止具有追溯效力,則會發生賠償的后果;合同終止不具有溯及力的,終止前的債權債務關系不變,當事人不承擔恢復已履行部分的責任。《合同法》第97條明確,合同終止后,當事人可以根據合同的履行和性質要求賠償或者采取其他補救措施,根據合同的履行和性質,有些合同終止后不具有追溯效力,合同的后果僅從終止到將來,不具有恢復原狀的效力。這些合同具體包括:第一,連續合同。所謂連續合同,在民法體系中,是指不能一次性履行且必須連續履行才能完成的合同。例如,租賃合同、加工合同、建筑合同和大多數以提供勞務為標的的合同。第二,履行已經持續一段時間的合同。雖然本合同本質上不是連續性合同,但如果履約已延長一段時間,則解除的效力僅從解除時起發生,且已完成的履約保持不變。提醒大家,解除勞動關系時,必須簽訂解除勞動關系的協議,對勞動合同的解除具有法律效力。如果您有其他相關問題,歡迎咨詢免費法律咨詢,它可以幫助您回答您的疑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追加公司股東為被告
2020-11-22房屋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0-12-10照相館的照片屬于隱私嗎
2021-02-11如何處理非機動車交通事故
2020-12-08抗辯權的分類具體有哪些?
2021-02-21夫妻債務,法律規定解讀
2021-02-01房屋產權辦理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0實習期享受三倍工資嗎
2020-11-10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定期壽險的保險期限有多久,定期壽險適宜哪些人群
2021-01-17人身保險的投保人享有什么權利的
2020-12-11弄清免責條款 保險合同上沒簽字鬧糾紛
2021-03-06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什么時候保險理賠不需要保單
2020-11-26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一房2個戶口拆遷怎么安置
2021-02-23上海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3東營農村征地賠償標準
2020-12-05廠房拆遷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果補償不合理怎么維權
2020-11-12什么是住改非,住改非拆遷怎么補償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