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瞞婚前債務算不算騙婚
這是不屬于騙婚。如果對方是用于結婚準備的,是屬于共同債務;但如果僅僅是用于某一方本人,是屬于某一方個人債務。
騙婚的認定
婚姻詐騙罪是以借婚姻索取財物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額較大,并構成犯罪的行為。詐騙犯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構成本罪的犯罪主體。從刑法條文本身的規定看,沒有將婚姻關系規定為詐騙犯罪是否成立的必然條件。也就是說作為婚姻關系中的雙方當事人并非排除在詐騙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主體之外。我國刑法對犯罪主體的規定包含刑事責任年齡、刑事責任能力及特殊主體身份,比如職務犯罪中的犯罪主體規定等等。
在詐騙犯罪中,將詐騙犯罪的主體進行限制沒有法律依據。在司法實踐中,對于夫妻或近親屬間的故意傷害犯罪,被刑事追究的也不乏其例,只是在處理上考慮雙方的特殊關系,與在社會上作案予以區別對待。婚姻關系并非是免責條件,如果因為有婚姻關系,就把詐騙犯罪的主體要求為非婚姻關系的雙方主體,顯然違背了刑法關于詐騙罪為一般主體的規定。那么,如何準確把握處理以婚姻騙財的案件,區別不道德婚姻還是詐騙犯罪,小編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和判斷。
第一,從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上看,以婚騙財的詐騙犯罪的犯罪故意往往產生在婚姻關系成立之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錢財的犯罪故意是認定婚姻詐騙犯罪的重要構成要件。
第二,在客觀行為上,采取了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了被害人的信任。通過欺騙手段獲取財物之后,行為人將財物用于個人揮霍。為了掩蓋詐騙事實,更加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行為人有時也會將騙取的錢財少量花在被害人身上,但錢財在實質上仍被行為人個人控制和支配。
第三,從騙取的財產的所有權上看,所騙取的財產是一方婚前財產或是與被害人有關系的其他人的財產,并非屬于婚姻關系成立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
第四,案發后,參考被害人的態度,司法機關可以考慮是否有追訴犯罪的必要,以達到法制效果和社會效果的統一。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您介紹的“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的主要內容及其相關法律知識。不屬于騙婚。如果對方是用于結婚準備的,是屬于共同債務;但如果僅僅是用于某一方本人,是屬于某一方個人債務。希望我們的文章可以在您困惑的時候給到您一些幫助。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損害責任的構成要件有哪些
2020-12-12涉外婚姻可以單方離婚嗎
2020-12-07告重婚罪怎樣才給立案
2021-02-11著作權侵權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
2021-02-27不動產證的房子可以買賣嗎
2020-12-19如何解除訴訟保全擔保申請
2021-01-16如何處理最高額質權糾紛
2021-03-26交通事故需要賠償哪些費用
2021-02-07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分居半年可以起訴離婚嗎
2020-12-22贍養人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3-10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房產評估基本的流程
2020-12-22未簽訂勞動合同是一裁終局嗎
2020-11-17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調解什么時候結束
2021-03-20人壽險理賠需要準備什么資料
2020-11-26航班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0-12-12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一般附加險有哪些險別
2021-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