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房是政府在進行城市道路建設和其他公共設施建設項目時,為安置被拆遷戶而興建的住房。即因城市規劃、土地開發等原因拆遷,并安置被拆遷人或承租人的住房。由于安置對象的特殊性,這類房屋的銷售不僅受到法律法規的規范,也受到當地政府相關政策的制約。根據相關法規和政策,安置房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配套商品房或重大市政工程中因居民搬遷而建的中低價商品房。如黃浦江兩岸的世博拆遷。根據相關規定,被安置人取得此類配套商品房的,房屋產權屬于個人,但取得所有權后5年內不能上市交易。另一種是因房地產開發等拆遷,拆遷公司通過其他渠道或代安置群眾購買低價商品房。這種商品房和普通商品房沒有區別。屬于被安置人的私有財產,不受轉移期限的限制。它可以自由上市交易。這時,會有人質疑,這兩種房子的交易風險有多大?
雖然第一類安置房的交易在法律上受到限制,但在現實生活中,由于安置房與普通商品房的價差較大,安置房的交易市場實際上已經形成,甚至還有批量購買此類房屋轉賣“牛”牟利的。雖然買賣雙方先簽訂買賣合同,辦理付款和房屋交接手續,但5年后辦理房屋過戶手續的做法并不違法,屬于法律行為;那么在漫長的5年里,很有可能是出賣人當面違約房價上漲會帶來巨大的利益,購房者的權益也會受到侵害。這只是風險的一方,另外拆遷安置房面臨二次拆遷等不確定因素,導致買賣雙方發生糾紛。
與第二類安置房相比,它們安全得多。但由于房屋屬于不動產,我國《物權法》第九條規定,不動產權利的設立、變更、轉讓、消滅,應當依法登記后生效,未經登記不得生效,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所以對于購房者來說,購買安置房還是不能馬虎。購買安置房需要關注安置房是否取得了房屋所有權證。如果沒有,人民法院一般會因為爭議房屋沒有權屬證明,認定安置房買賣合同無效。如果有,相當于普通商品房的銷售。除這兩種情況外,還有第三種情況,即買賣雙方簽訂合同時,拆遷安置房沒有權屬證明,但發生糾紛時,房屋已經領取了權屬證明(包括可以領取但出賣人故意不領取)。此時法院一般認為買賣行為有效,買受人可以請求法院強制過戶。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區塊鏈備案流程
2021-02-09房屋贈與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18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民事合同欺詐會否判刑
2021-01-19勞動合同期內公司變更經濟補償是怎樣的
2021-01-12什么情形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2021-02-28試用期要交保險嗎
2021-02-11小貨駕駛證實習期能扣分嗎
2021-01-21人身保險投保人不交保費公司是否能解除合同
2021-01-20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的不可抗辯條款是什么
2021-03-23順利理賠八大秘訣
2020-12-20外資保險公司可以在中國設立分支機構嗎
2021-02-28不小心撞死人有商業保險怎么判定
2021-03-12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法律效力
2021-01-13保險合同理賠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0-12-19當家庭財產出險后被保險人需要做些什么
2021-03-12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怎么處理
2020-12-26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