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被強拆時如何維權。當事人是否具有本案原告資格,應當以其是否屬于爭議行政行為的相對人或者利害關系人來判斷。
在庭審中,被告一般會辯稱一是原告作為承租人,已被公房管理人解除房屋租賃合同(一般是發出解除租賃關系通知書或拆遷通知書),因此與被拆遷房屋沒有所有權關系涉案,聲稱原告不具備提起訴訟的主體資格。二是主張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作出的征收決定,實質上是針對房屋所有人的行政行為。作為地上房屋的承租人,不是行政行為的行政相對人。他們享有的相應民事權益,可以通過民事途徑向出租人解決。從而否定原告的訴訟主體資格。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行政行為的相對人和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可見,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除行政行為相對人外,也具有原告資格,有權對行政行為提起行政訴訟。判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是否與行政行為存在“利益關系”,應當考慮三個基本要素:是否存在權利、該權利是否屬于原告的合法權利、被起訴的行政行為是否可能侵犯該權利。最高人民法院判決,直管公房承租人向行政機關申請取得直管公房租賃權。基于這一權利,直管公房的承租人可以長期繳納廉租房居住,享有對該房屋的長期占有和使用權,其經濟地位與房屋所有人相近。因此,在征收直管公房的過程中,征收部門要充分保護其合法權益,考慮到直管公房承租人的特殊地位和征收行為對直管公房承租人權益的直接重大影響。公房直接負責人認為補償決定、強拆等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認定承租人與行政行為存在利益關系。
2。要確認本案涉及的強拆是否合法,應按照相關法律程序進行審查。
在庭審中,被告人往往會辯稱,公租房強拆是雙方在與公房管理人簽訂補償協議后約定的拆遷后行為,符合法律規定。拆除地上自建私人建筑屬于對違法建筑的處理,這也符合法律規定。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這對于規范房屋征收補償與住戶搬遷的關系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確立先補償后搬遷的原則,確保被征收人得到充分補償,遏制非法征收強制無償搬遷。雖然根據產權人的身份,公房直接負責的管理人是被征收人,但與產權人相似的公房承租人身份表明,他也是合法的被征收人,應當享有合法補償的權益。它還應得到“先補償后搬遷”的保護。當然,違反本條規定的強制拆遷應當認定為違法。
作為承租人,他可能會面臨房屋所有人不是原因的問題,從而侵害承租人獲得補償的合法權益,因此在公租房拆遷中應注意的事項。以上就是小編為你解答的所有問題。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訪問律師網在線法律咨詢。你也可以閱讀相關的法律知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公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合理嗎
2021-03-19簽訂房屋裝修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1-17怎么對職業病進行賠償
2021-02-24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
2021-03-03股權轉讓糾紛公司能否作為被告
2020-12-25沒有責任認定書能起訴嗎
2021-03-25房產以贈與的方式給家人如何繳稅
2020-11-27固定期限合同履行中辭職怎么辦
2021-01-14勞務外包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03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海洋貨物運輸保險單
2020-12-22海上貨物運輸保險人代位求償權案例評析
2020-11-26一起交通事故案件引發的思考
2021-02-18車子被撞是理賠中心定損還是保險公司定損
2020-12-21抵押房產保險費發票可以抵扣嗎
2020-12-05空運保險的險種有哪些
2020-12-25司法鑒定費用保險公司該承擔嗎
2021-03-14法律認可的保險免責條款有哪些
2021-02-04無責免賠條款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21保險公司拒賠通知書怎么寫
20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