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各國關于埋藏物的法律規定雖然埋藏物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發揮重要作用,但埋藏物的歸屬問題仍然是法律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埋藏物的發現也是各國物權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制度,其中許多國家的規定頗具代表性或特色。《法國民法典》第716(2)條規定了埋藏物的發現,該條規定“所有埋藏物或隱藏物都不能由任何人證明,發現純屬偶然。埋藏物的發現是基于“發現者取得所有權”的學說。也就是說,在自己的土地上發現的埋藏物屬于自己;在別人的土地上發現的埋藏物一半屬于發現者,一半屬于土地所有者。
和《德國民法典》第984條規定,埋藏物應長期隱藏在其他物體中,長期未埋藏的不應只找到。就發現埋藏物的效力而言,發現者取得所有權。埋藏物一半屬于發現者,一半屬于礦藏所有者。《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規定:“埋藏物、隱匿物,所有權人不明的,歸國家所有,對上繳的單位和個人,收繳單位應當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實施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九十三條規定:“公民、法人應當保護挖掘發現的埋藏物和埋藏物可以證明歸其所有,依照現行法律、政策可以歸其所有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定:“發現漂流物、埋藏物、隱匿物的,參照尋找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遺失物自公告之日起六個月內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可見我國實行公有制立法,發現人們不能取得所有權,只能得到一定的表揚或者物質鼓勵。
根據《民法通則》第79條和《物權法》第114條,隱匿物和埋藏物具有同等法律地位。所謂隱蔽物,是指放置在隱蔽處,不易被發現的物體。例如,放置在天花板上的對象和屏幕中攜帶的對象都是隱藏對象。根據本條規定,所有權人不明的埋藏物、隱匿物的所有權屬于國家。然而,這并不是說一旦發現埋藏物或隱藏物,它們無一例外都屬于國家。埋藏物、隱匿物被發現后,埋藏物、隱匿人或者繼承人能夠證明其合法所有權或者繼承權的,應當將發現的埋藏物、隱匿物返還埋藏人或者繼承人,保護其合法財產權利。只有確認埋藏物、隱匿物的歸屬不明,才能歸國家所有。
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拾得漂流物、埋藏物、隱匿物的,參照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徐城的曾祖父是清朝的一位官員。他原來有很多財產。在經歷了幾次戰爭和“文化大革命”之后,他只留下了一所房子。1984年,徐家搬到縣城,以1500元的價格把房子賣給了后田。1990年,由于修路,政府要求后田拆除舊房子。侯天在發掘院落地面石磚時,出土了55塊清代乾隆時期的銀錠。徐成聞訊后,立即找到侯天,說元寶是曾祖父埋葬的,應該還給他。侯天說,他買了房子,是房子的主人。當然,房子下面挖的東西應該屬于他。同時,徐成還提供證據證明,這所房子確實是曾祖父留下的,可以證明元寶也是曾祖父埋葬的。案件審理中指出,這些元寶屬于埋藏文物,限制流通。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應歸國家所有。這銀錠是徐的嗎?發現埋藏物是指通過認識埋藏物或埋藏物的存在而占有埋藏物的事實。研究發現,埋藏物是取得所有權的方式之一,但我國民法將取得主體限定為國家,即采用國家所有權原則。我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匿物,屬于國家所有。接受單位應當對報送的單位或者個人給予表揚或者物質獎勵。”我國《物權法》第114條規定:“發現漂泊者、埋藏物、隱匿物的,參照尋找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文物保護法和其他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不過,本案中元寶的主人并不得而知。徐成有證據證明元寶是曾祖父埋葬的。因此,上述規定不適用于本案。此外,雖然文物流通受到限制,但我國法律并不禁止公民個人合法擁有文物。《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九十三條規定:“挖掘、發現的埋藏物、隱匿物,經證明屬實的,公民、法人應當予以保護按照現行的法律和政策,文物歸他們所有,也可以歸他們所有”,可見法律允許文物私有。此案中有人聲稱所有文物都屬于國家是不正確的。上述元寶可以證明是徐成曾祖父留下的,所以應該歸徐成所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限制流通的金銀允許個人所有,但禁止私自出售。在這種情況下,雖然房子賣給了后田,但元寶仍然屬于徐成。后田是不當得利,應歸許成。綜上所述,如果我們經常挖掘埋藏物,就必須依法處理。我不想因為它們很值錢就把它們拿走。此時,違法違規銷售的也將受到處罰。以上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如果您有任何疑問,請前往律霸進行在線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蘇滕律師,北京大學法學學士,山東省優秀律師事務所----山東民橋律師事務所民商合同部專職律師,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國家三級婚姻家庭咨詢師。執業以來一直專注于民商事法律業務的研究和實踐,并積累了豐富的實戰操作經驗;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善于運用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辦案技巧解決客戶面臨的各種棘手問題,以細致、全面、專業的辦案風格獲得當事人的一致好評及推薦;已成功辦理多起合同糾紛案件、債務追討案件、執行案件、建筑工程糾紛和勞資糾紛案件,擔任常年法律顧問。積極參與法律援助,為經濟困難群眾免費提供法律服務。擅長領域:交通事故、婚姻家庭、人身侵權、合同糾紛、刑事辯護、法律顧問等相關業務。蘇律師一直堅持“忠于委托,勤勉盡責”的做人做事原則,以實際行動詮釋律師的信仰和追求。
110可以舉報騷擾電話嗎
2021-02-222020上海知青退休的政策是什么
2020-11-072020最新債務轉讓協議書范本
2020-11-30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最遲多久出來
2020-12-08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私下賠償協議不履行怎么辦
2021-02-02合同撤銷的條件
2021-02-17私房公用行不通
2020-11-25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合同終止協議書有效嗎
2021-01-29人壽保險理賠的過程
2020-11-15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免責條款未說明 保險公司輸官司
2020-11-20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有什么規定
2021-02-12法院判賠精神損害,保險抗辯按序賠償
2020-12-24保險合同電子簽字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3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應承擔被保險人的連帶責任嗎
2021-02-13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解釋二的內容是怎樣的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