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談談一個案例:
張三的父親有很多財產(叫“方叔叔”)。后來,因為傳聞張某要收房產稅,張某的父親為了將來不交房產稅,將一處房產轉讓給了張某三。為了避免日后房產糾紛,張三的父親與張三簽訂了協議,并進行了公證。后來,張三安將房產轉讓給李思。李思支付了對價,并依法辦理了過戶手續。一年后,張某的父親知道后非常生氣。他找到李思,并出具公證協議,代為持有房產。他向李思索要財產。這個時候,房子應該屬于誰?
根據《物權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司法解釋》的規定,李思因“善意取得”制度取得房屋所有權。張三的父親只能向兒子索賠。那么,什么是善意取得呢?《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受讓人善意取得所有權的條件是:(一)受讓人無權處分他人財產;(二)受讓人善意;(三)轉讓價格合理;受讓人已經實際占有動產或者登記為權利人。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善意取得制度的適用進行了全面細化,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規則體系。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如何認定善意受讓人的“善意”、交易價格是否“合理”、合同效力是否影響物權的善意取得。如何認定“善意取得”善意取得的原則是受讓人在轉讓不動產或者動產時,不知道轉讓人沒有分權,沒有重大過失的,應當認定為善意取得。真正的債權人主張受讓人不構成善意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二是成交價格是否“合理”。立法目的是立足于個人交易的具體情況,深入觀察社會對一般交易的認識,綜合判斷價格是否合理。第三,合同無效能否“善意取得”?
根據《物權法解釋(一)》,物權變動事由與合同效力相一致的原則是,當合同等物權變動事由無效或被撤銷時,不發生物權變動的效力。基于法律不保護非法交易的價值理念,基于無效合同和被撤銷合同不適用善意取得的事實,受讓人的物權請求權將得不到法律的支持。最后,以下案件不能認定為善意取得: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今年初頒布的《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不能認定為善意取得的案件有5起fide采集:
1。登記冊上有有效的異議登記;
2。在預告登記有效期內,未經預告登記權利人同意的;
3。登記簿記載了司法、行政機關依法對不動產權利作出的裁定、查封決定或者其他形式的限制;
4。受讓人知道登記簿上記載的權利主體是錯誤的;
5。受讓人明知他人合法享有不動產權利,應當承認不動產受讓人明知轉讓人沒有分權,即受讓人沒有善意。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15年合肥十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0-11-29非法轉包的法律后果如何
2020-12-29不同意調解法院怎么判
2021-02-06法院辦取保開庭怎么判
2021-03-12申請強制執行多少天能拿到錢
2021-03-08申訴和再審不是一回事嗎
2021-02-12快退休可不可以辭退
2021-01-23侵犯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是否必經行政確權前置程序
2021-01-11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哪些情形下保險人有權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26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認定勞動關系司法解釋三規定是什么
2021-02-05公司給員工調崗,造成員工被迫辭職需要給經濟補償嗎
2020-12-29雇傭關系能申請工傷嗎
2021-01-09勞動爭議包括拖欠工資嗎
2020-11-14變更受益人要經被保險人同意嗎,購買壽險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2-04人壽保險的類型和條件有哪些
2021-03-20《保險法》施行前保險合同發生糾紛適用當時法律規定
2020-11-26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被保險人死因不明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