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時要注意中介的陷阱類型
陷阱一:中介公司把買賣合同和中介合同結合起來。一般來說,在中介活動中應該有兩個獨立的合同,一個是中介公司與客戶之間的中介合同,另一個是買賣雙方之間的買賣合同。現實中,中介公司為了保證自身利益的實現,故意提供一種“銷售中介合同”,將“銷售合同”與“中介合同”相結合。買受人簽訂居間合同時,由于居間合同中也有買賣合同的內容,從法律上講,居間義務已經履行完畢,但客觀上,買賣合同的內容只是初步的意思表示,中介公司向購房者承諾的很多義務,實際上并沒有得到履行。一旦發生糾紛,購房者很難維護自己的權益。
陷阱二:中介公司故意不履行解釋中介報酬具體含義的義務。
根據《合同法》規定,中介義務履行完畢的簽字即為買賣合同的簽訂,房屋轉讓屬于買賣合同的履行,故不屬于中介合同的義務。多數購房者對法律職業問題存在誤解,認為轉讓是中介公司的中介義務。然而,中介公司卻利用了購房者的這種誤解。簽訂合同時,他們同意中介賠償不包括網簽和房屋過戶的費用,但他們沒有解釋。因此,一旦房屋交易沒有完成,購房者往往很難要求中介公司承擔責任。
陷阱三:中介公司故意以口頭形式作出部分承諾。
為了鼓勵購房者簽訂銷售合同,賺取高額中介費,中介公司會對購房者做出很多承諾,比如保證所有權轉讓、幫助融資貸款、幫助沒有購房資格的人獲得購房資格等。但中介公司在簽訂書面合同時,以合同為建委制定的格式合同,不能隨意變更為由,未履行合同中的上述承諾。當糾紛發生時,中介公司往往否認自己做出了承諾,購房者也無法提供有力的證據來證明。
陷阱四:中介公司誘導買家簽署文件,規避中介公司的責任和風險。
在中介過程中,中介公司會讓購房者多簽文件,以規避中介公司的法律義務或減輕或免除中介公司的責任和風險。當購房者有疑問時,中介公司表示,上述文件沒有實際意義,只是公司內部要求,并不影響購房者誤導購房者的權利。糾紛發生后,中介公司往往利用這些購房者簽署的文件來逃避法律責任,而購房者卻難以維權。為此,特別提醒交易當事人,在房屋銷售過程中要注意核對經紀公司是否具有合法的房屋經紀資格;充分了解房屋的建筑結構、位置、房屋歷史、權屬等情況,房屋共有權等詳細情況;認真閱讀合同條款,謹慎簽訂合同,必要時咨詢律師;在付款過程中,盡量選擇第三方資金監管方式;在交易過程中,要強化風險意識和證據意識,注意發票、收據等相關資料的收集,注意糾紛后的證據保全,如音像資料等。
以上是律霸小編輯的總結。我相信你對此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希望以上信息能幫助您解決問題,做出明智的決定。最后,如果您有任何詳細的問題可以咨詢律霸在線。我們有專業的律師在線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羈押37天無罪釋放國家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6事故認定書如何開具
2020-11-20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離婚女方要孩子需滿足什么條件
2021-02-21怎樣預防倉儲合同糾紛
2021-03-03房屋預售應有哪些步驟
2021-03-12勞務分包合同屬于什么法律關系
2021-01-29企業團體意外險理賠內容有哪些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妻子代簽的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2-12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保險合同法定解除權
2021-01-15保險代理機構管理規定全文
2021-03-14人身保險中故意免責的舉證責任
2021-03-12土地承包的經營權轉包合同應該包含哪些內容
2021-03-18城市房屋拆遷補償按戶口算還是按面積算
2021-01-08農村房屋拆遷安置,是按照戶口補償還是按面積補償
2020-12-10農村征地拆遷補償方式及項目是什么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