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工傷認定辦法》,職工發生意外傷害或者依照職業病防治法被診斷、認定為職業病的,所在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協調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期限內申請工傷認定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可以在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之日起一年內,依照本辦法第三條的規定直接申請工傷認定工傷認定申請應當填寫《工傷認定申請表》,并提交勞動合同復印件或者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由醫療機構出具的工傷診斷書、職業病診斷書、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勞動者或者其直系親屬認為是工傷,用人單位認為不是工傷的,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舉證責任。用人單位拒絕提供證據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可以根據受害職工提供的證據,作出工傷認定結論。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決定。認定決定包括工傷認定決定或認定工傷認定決定和非工傷認定決定或不認定工傷認定決定相關知識: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最高可獲得平均工資補償的16倍
《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指出,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依法登記備案的人員,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登記的,被登記單位的職工因事故受傷或者患職業病的,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的殘疾、死亡童工
辦法明確,非法用人單位必須對殘疾、死亡職工的直系親屬、殘疾童工、死亡童工的直系親屬給予一次性補償。一次性補償包括職工、童工在治療期間因事故受傷或者患職業病的費用和一次性補償。一次性賠償金的數額,在職工或者因事故受傷、患職業病的童工死亡或者勞動能力鑒定后確定。勞動能力鑒定費由受傷職工、童工所在單位支付。職工、童工因事故受傷或者患職業病的,住院期間的生活費、醫療費、護理費、伙食補助費,勞動能力鑒定前治療期間的交通費和其他費用,由殘疾職工或者童工所在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準和范圍按照本辦法支付,一次性賠償標準為:一級傷殘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賠償基數的3倍,9級傷殘賠償基數的2倍和10級傷殘賠償基數的1倍。因意外傷害或職業病死亡的,按賠償基數的10倍給予一次性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農村的房子國家怎么征收
2021-03-15惡意轉移夫妻財產怎么分割財產
2020-11-10父贈與繼子房產兒子有權反對嗎
2021-01-25工傷導致孩子流產怎么賠償
2020-12-06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合同的保全包括哪幾種措施
2021-02-22暑托班小朋友受傷了家長要求賠償怎么辦
2021-02-25房產贈與給子女的契稅怎么計算
2020-12-30集體土地有商住房證有法律效益嗎
2021-01-02調崗調薪是否屬于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28免責條款有何用
2021-03-13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人壽保險離婚時要分割嗎
2020-12-08火災意外險如何賠償
2021-01-04國內水路、陸路貨物運輸保險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2020-12-10保險合同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20保險公司全險賠償范圍
2020-12-18保險人行使可抗辯權的具體方式是什么
2021-01-25海上貨運保險承保的范圍
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