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侵犯公司的知情權,包括侵犯公司章程、董事會會議記錄、股東大會會議記錄、查閱公司財務報表、賬簿、記錄的權利,請求審計確認公司財務狀況的權利、詢問公司經營狀況的權利等
鑒于目前公司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統一的情況,這類糾紛主要表現為公司大股東(控股股東)控制的董事會(或執行董事)對中小股東請求召開董事會和股東大會的權利受到侵害,侵犯公司利潤分配權(股利分配權糾紛)4、侵犯股權轉讓或新股認購權(股權轉讓權糾紛)
其中,除通常的股權轉讓或新股認購權優先、增資擴股優先外,還應包括在公司部分股東權益受到其他股東侵害,以其他方式無法實現對公司投資目的的情況下,請求股權轉讓的權利(如參照公司資產凈值)。與第六種公司權的博弈陷入僵局,如果部分股東的出資目的不能實現,則第六種公司權不是公司法規定的請求解散的法定權利之外的權利,請求解散公司的權利應視為被侵害股東的選擇權。侵犯股東共同利益權是侵害股東權益最廣泛的糾紛。包括大股東或者公司高管的關聯交易、個人股東抽逃或者挪用公司資金、侵占公司財產、公司董事或者高管玩忽職守或者不當履行職責等,少數股東非法干預或者不作為,影響公司正常經營管理,以及其他非法侵害公司權益、間接侵害其他股東共同利益的侵權糾紛。分為全體股東的共同利益權和部分股東的共同利益權。侵犯公司解散請求權,包括在我國《公司法》規定的法律情形下侵犯公司解散請求權,但也包括在公司權力博弈陷入僵局、多年無分紅、部分股東無法達到出資目的時,侵害請求解散公司的權利。對此,我們希望新《公司法》的立法能更好地體現這一點。侵犯股權(股)和股東身份確認權是侵犯股東及其股權確認權和行使權糾紛的表現形式之一,為避免《公司法》規定有限公司股東人數最多不得超過50人,公司設立時一般采用。二是遲延或者遲延辦理股權(股)轉讓、工商變更等法定手續,侵害受讓人權益。三是公司部分股東涉嫌出資不足、抽逃資金或者挪用公司資金,不能退還的,其他股東要求重新確認公司股東身份及其各自持股比例的,在主體上,侵害股東權益的糾紛可能涉及股東與股東、股東與公司、高管與公司或股東,公司和股東。由于上述利益沖突、立法和操作上的缺陷以及司法救濟的缺失,股東權益侵權糾紛的實際形式和內容與上述所能列舉的相去甚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履行地如何確定
2021-02-03涉嫌貪污罪會判死刑嗎
2021-03-23老字號如何申請注冊
2021-01-30監護人能用被監護人的錢嗎
2020-11-23訂婚后退婚,錢還能要回來嗎
2021-01-28高速公路上發生交通事故,當事人應該怎么處理
2021-03-03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出租人您清楚自己的責任和權利嗎?
2021-03-11廠里集資房什么意思
2020-12-20員工收到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2021-02-20應屆生實習期簽什么合同
2021-03-03學生實習期受傷是工傷嗎,學生實習期受傷誰來擔責
2021-02-27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因罷工飛機航班取消轉機一天怎么賠償
2021-02-20“三個期限”避免保險合同糾紛的方法有哪些
2020-12-21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