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天津市總工會
文件
津人社局發〔2010〕17號
各區(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總工會,各委、局(集團總公司)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工會:
為深入貫徹落實《天津市工資集體協商辦法》,建立企業職工工資協商機制和正常增長機制,切實提高廣大職工收入水平,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實現天津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確保完成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的工作目標,現就進一步推進2010年全市工資集體協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協商意識
工資收入是企業勞動關系的核心要素,是職工的現實利益。大力推進工資集體協商,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關于“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精神和胡*濤總書記提出的“四個著力”中“大力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建立社會主義新型勞動關系,促進勞資雙方共享發展成果、實現雙贏的迫切需要。
各區縣、集團總公司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清形勢,更新理念,從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注民生、改善民生要求的高度,從促進企業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的高度,從實現企業發展、維護廣大職工勞動報酬權益的高度,努力推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
二、摸清單位底數,確立工作目標
2010年全市簽訂工資集體協議的企業要達到建立工會組織企業的80%以上,覆蓋職工要達到建立工會組織企業職工的80%以上;有雇工行為的個體經濟組織要達到30%以上。職工在25人以上建立工會的獨立企業都應開展工資集體協商。
提高協議報審備案率。協商企業協議文本報送人力社保行政部門審查的戶數目標為:市內六區、環城四區、武清區和寶坻區要達到1000戶以上;濱海新區要達到2000戶以上;靜??h、寧河縣和薊縣要達到300戶以上。全市要實現工資集體協商企業1.5萬戶以上、涉及職工130萬人以上。
各區縣、集團總公司要結合本地區、本行業、本企業實際,全面搞好調研,摸清工作底數,在總結對比去年工作的基礎上,確立2010年度工作目標和思路,制定出具體可行的工作措施,要在協商理念、協商范圍、協商內容、協商能力、協商質量上有新突破。
三、搞好宣傳培訓,營造協商環境
各區縣人力社保部門和工會組織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擴大社會影響力,營造社會氛圍。加強工資集體協商隊伍建設,采取多種形式,舉辦業務宣傳培訓,圍繞工作開展需要確立培訓對象(企業經營者或工會干部),圍繞培訓對象確立宣傳培訓重點,在提高協商意識、協商知識、協商能力上下功夫,幫助協商代表注重提高運用工資增長指導線、工資集體協商指導信息和相關政策法規進行協商的能力。
各區縣、集團總公司要組織好本單位、本區域相關人員的培訓,全年至少安排兩次以上培訓,做到有計劃、有內容、有重點、有規模、有效果。
市人力社保局繼續定期發布工資集體協商指導信息。市人力社保局、市總工會將適時組織高端培訓、開展研討交流,并督促指導區縣、集團總公司搞好培訓,編寫有關培訓宣傳資料。同時,運用勞動保障信息網、工作通報等形式,總結推廣各單位的先進典型和經驗做法。
四、把握工作重點,搞好分類指導
各區縣、集團總公司、各行業和企業要根據企業不同情況,在堅持促進勞資雙方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的基礎上,采取靈活多樣的要約方式和協商方法,確立不同的協商重點。協商內容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有所側重,要突出企業的個性化,防止和克服重簽訂協議、輕協商過程現象。企業效益較好的企業,要重點協商工資增幅和福利待遇;企業生產效益一般的企業,要重點協商工資支付保障;實行計件工資的企業,要重點協商勞動定額標準和計件單價的制訂或修訂。區域性或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要依托街道、社區、樓宇、市場建立區域性或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