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職工遭受意外傷害或者因工傷需要停業接受工傷醫療的,原待遇在停工留薪期間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限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的,可以適當延長,但最長不超過12個月,經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認定的設區
工傷職工考核合格后,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滿仍需治療的,暫停原待遇,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五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他們將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工傷職工不能自理的,在停工留薪期間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二,工傷期間單位不支付工資的,該怎么辦。由于用人單位支付給職工的工資福利可能存在差異,受傷職工的原工資福利可能與上月受傷職工的工資福利不符。但無論如何,在停工留薪期間,用人單位不得以各種理由停止或者部分停止支付工資、福利,否則,用人單位在工傷期間不支付勞動者工資、福利的,其行為是違法的,不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是違法行為。此時,勞動者應理性,應采取一定策略,要求用人單位仍按月支付工資。勞動者準備好為自己爭取工資時,首先要從不同渠道注意以下因素,如老板的個性、用人單位的規模、用工的規范性等;第二,注意回憶你受傷后第一時間老板或雇主采取的相應態度和措施。最后,你可以要求雇主支付“生活費”而不是“工資”。一般情況下,用人單位會在待遇期間主動支付生活費經過上述了解和分析,如果覺得直接索要工資可能導致不良后果,那么勞動者會暫時“妥協”。首先要對工傷進行處理,在工傷處理后再與用人單位協商
協商不成的,勞動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依法,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工資的,勞動者可以隨時與用人單位聯系,要求用人單位依法支付經濟補償。不影響勞動者的權利
2.向勞動行政部門舉報、投訴。在地方一級,一般稱之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負責此事的部門一般是該局下屬的大隊。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你提出解除合同,但用人單位仍不支付工資和經濟補償金的,可以向勞動監察大隊投訴處理,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者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照應支付金額的50%以上1倍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追加賠償。用人單位仍不執行勞動監察大隊行政決定的,勞動者可以委托律師及時向勞動監察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使用人單位為其違法行為付出經濟代價
以上是我國關于“用人單位在工傷待遇期間能否扣除工資”的法律回答。由此可見,在工傷待遇期間,用人單位不僅要支付工資,還要扣除基本工資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生輕微交通事故當事人怎么處理
2021-02-10征地價格多少
2021-01-09人身權利的概念
2021-02-13老人住院女兒該掏錢嗎
2020-12-19父母去世房產繼承順序是怎樣的
2020-12-14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父母可以不當監護人嗎
2020-11-11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什么情況下繼承權會喪失
2020-12-18關于放棄繼承權的特別規定
2021-02-21道路施工占住商戶有賠償嗎
2021-02-20市場運作房和集資房有什么區別
2021-01-16競業限制協議不是自己簽的有效嗎
2021-02-22什么關系構成勞動關系
2020-11-21正常離職后簽了保密協議有補償金嗎
2021-01-23被動物咬了該如何維權
2020-12-10保險合同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2020-12-16索要嫖資被殺,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27此類第三者責任保險應如何理賠
2020-12-07保了車上(貨物)責任險后,貨物掉落導致他人受損是否因該賠償?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