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事人的意思自治
當事人意思自治是指當事人在約定仲裁、仲裁程序和適用法律方面可以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約定行事。例如,當事人可以自己約定仲裁、仲裁委員會、仲裁庭的組成、仲裁員人選、適用的法律等等。這是仲裁最重要的原則,它是整個仲裁制度的出發點,表現在各國的仲裁法律和仲裁規則都明確規定給予當事人這種自治的權利。但是,當事人的自治權又是相對的,它跟自愿權不同,自愿權是絕對的。當事人不愿意達成協議將他們的爭議用仲裁來解決,誰也不能強制他們。但當事人自愿選擇了仲裁而不行使他們的自治權時,仲裁機構就要依法代他們行使權利,也就是說,當事人不約定仲裁庭組成,指定仲裁員,約定適用法律等時,仲裁機構就代為他們指定或決定。濱州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規則對此也作出了明確的規定。
二、仲裁員的私行為
仲裁員雖然可能是一方當事人指定的,但他不代表任何一方當事人,他是站在一個公正的、第三方的立場上對雙方當事人的糾紛進行仲裁。因此,仲裁行為是私行為,即私人裁判行為,不是國家裁判行為,它與法院對案件的判決在性質上截然不同。仲裁機構依其自身公正的仲裁活動樹立自己的威信,謀求自己的生存和發展,而不是依靠行政權。仲裁機構作為公斷人必須公正合理地處理糾紛。
三、國家法律認可
國家法律對仲裁及其裁決法律效力的認可,是仲裁賴以存在和發展的保障。仲裁是自愿的行為,但如果法律不允許當事人提交仲裁,法律不承認仲裁協議的效力,或者法院不承認或不執行仲裁裁決,那么仲裁不過是空中樓閣,仲裁裁決等于一紙空文。涉外仲裁不但要得到本國的認可,還要得到其它國家的認可,因為涉外仲裁裁決有時需要到國外執行。1987年,我國正式成為聯合國《承認及執行外國仲裁裁決公約》的締約國后,我國的仲裁機構作出的裁決就可以在該公約的所有成員國得到承認和執行。
責任編輯:瀟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我國刑事辯護判處有期徒刑最長年限是多久
2021-01-04股權質押能否引入新股東增資
2021-02-02政府欠動遷款不給怎么辦
2021-03-09死刑緩期二年執行具備的條件有什么
2021-03-24注冊商標保護期限是多久
2021-01-07留置權消滅的原因怎么規定
2020-12-23新三板掛牌上市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31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商標糾紛中的級別管轄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13未還清貸款的房子,離婚時如何分割
2020-11-26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如果房產被抵押房產證有顯示嗎
2021-02-21單位支付員工工資的時間
2021-01-03根據勞動法公司倒閉員工怎么賠償
2021-02-27合同到期不給離職證明怎么辦
2020-12-29應該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0-11-17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單位沒有交生育保險能不能享受到利益
2020-11-08保險人在多少天內可以全額退款
20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