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次履約抗辯權與終止合同權之間的差異。首次履行抗辯權屬于一次性抗辯權。優先履行抗辯權只防止合同履行效力的發生,不產生解除合同的法律效力。首先履行抗辯權的理由消失時,當事人應當履行合同。如果合同終止,合同的履行效力將失效。符合法定條件時,一方可以直接通知另一方解除合同,雙方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首次履行抗辯權純屬單方面行為。當法律條件滿足時,根據一方的意愿行使該權利就足夠了,而不需要另一方的行為和意愿表達的幫助。首次履行抗辯權的理由是一方提前違約,而終止合同的法定權利是一方提前違約或發生不可抗力,致使合同履行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沒有法律原因的情況下,雙方也可以協商解除合同。先履行的抗辯權屬于后履行義務的一方。因違約發生解除合同的權利屬于違約方(違約方一般屬于后一債務人)。因不可抗力發生的,屬于直接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就違約而言,如果由于違約導致合同的履行不必要或不可能,違約方只能采用解除合同的救濟方式。一方違約,但履行合同仍然是必要和可能的。另一方可以行使先履行的抗辯權,暫停履行合同義務,等待另一方履行。在兩種權利可以選擇性行使的情況下,先行使履約抗辯權可以節約合同成本,保障當事人的履約利益。如果一方未能按照《經濟合同法》第26條規定的期限履行合同,另一方有權通知另一方終止合同。事實上,終止方法不能適用于所有未在期限內履行的合同,因為終止合同可能不符合違約方的最佳利益,而首先行使履行抗辯權往往能使違約方履行并最終實現合同目的。首次履約抗辯權和終止合同的權利也可以通過兩種方式行使。當另一方在行使首次履約抗辯權后仍不履行時,可再次行使終止合同的權利,并要求違約方承擔第二次財產責任,先履行抗辯權
先履行抗辯權是指,如果當事人之間存在債務,且存在一系列履行順序,則先履行一方有權在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的一方不符合債務目的,后履行的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合同法》第67條)。傳統民法中有抗辯權同時行使和不安抗辯權的理論,但沒有抗辯權優先行使的概念。我國《合同法》首次明確規定了這種抗辯權。優先履行抗辯權發生在具有順序履行順序的雙向合同中。基本適用于先履行方違約的情形,這與同時履行的抗辯權不同
我相信您對首次履行抗辯權和魯巴小編提出的終止合同的權利之間的區別有一定的理解。com上面。雖然兩者都適用于違約,但在性質、原因、時間和場合上略有不同。如果您有任何相關問題,歡迎您在線咨詢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爭議司法解釋四
2021-01-18辦酒廠需要達到什么條件
2020-11-23公司法董事會決議表決經過幾人同意
2020-11-25在我國毒駕被抓一般怎么處罰
2020-11-13借條可以打印再簽字嗎
2021-01-13婚姻背叛的法律規定
2020-11-23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醫療保險長期未繳納如何賠償
2021-01-01購房合同丟失有哪些處理辦法
2021-01-26離婚時房產證未辦如何分割房產
2021-01-08個人購買住房是否免征印花稅
2020-12-27離職檢查電腦合法嗎
2020-11-24國際金融危機催熱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3-02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7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出了車禍保險最多賠多少
2021-02-17交強險是什么,它與第三者責任保險的區別
2020-11-21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