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破產前和解取得的債權是否有效?
企業破產前,通過依法和解取得的債權有效。企業破產后,在執行過程中,如果雙方當事人自行達成協議,債權人的權利將包括在破產企業的財產中,以清償《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30條規定的債務,執行人應將本協議的內容記錄在書面記錄中,并由雙方簽字或蓋章。如果執行申請人因欺詐或脅迫與被執行人達成和解協議,或雙方未能履行和解協議,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可以恢復執行原生效的法律文書。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三十條
破產申請受理時屬于債務人的全部財產和債務人受理破產后取得的財產破產程序結束時的申請是債務人的財產。建立定居點的條件。和解必須是雙方完全自愿的
所謂自愿是指遵守雙方的內部真實意愿,通常指某種有目的的心理活動。所謂內部真實意志,是指行為人的意志表達必須與內部意思一致的結果。本協議由雙方自愿做出,不受另一方的威脅、欺詐、引誘或重大誤解。任何一方不得以非法或不正當手段強迫另一方達成和解協議。否則,這并不是出于各方的意愿。另一方面,和解內容應由雙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礎上協商,不得違反國家法律、政策的有關規定,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其他人的合法權益,不得違反社會主義公德和社會公共利益。否則,法律不允許和解協議。執行和解應在執行程序結束之前進行
在執行程序開始之前,雙方就生效法律文件中確定的權利和義務關系達成某種協議,該協議不是執行和解。因為執行和解是雙方在執行過程中愿意終止執行程序的協議。執行程序完成后,執行義務人的義務已經履行,執行債權人的權利已經實現,不存在執行和解的問題。因此,執行對賬應在執行程序結束前進行。和解協議的內容應由執行人記錄
盡管在執行人的干預下未達成和解協議,但執行人有責任記錄執行過程中的情況。《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一條規定,當事人自行達成協議的,執行人應當將協議內容記入筆錄,并由當事人簽名或者蓋章。這是和解協議的正式要求
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企業破產前,通過依法和解取得的債權有效。企業破產后,其債權歸入破產企業的財產,清償債務。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讀者可以去盧巴。com進行咨詢。盧巴。com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訂金
2020-12-01行政復議的被申請人包括哪些人
2020-12-29宅基地用于商業出租合法嗎
2021-03-14原產地標記注冊流程是什么
2021-03-09房屋租賃是物權處分嗎
2020-11-25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勞動條件發生變化能變更合同嗎
2021-01-17國家允許房地產開發資質轉讓嗎
2021-02-11用人單位未及時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損害賠償及計算
2021-01-21勞動合同主體可以變更嗎
2021-02-24同居有經濟補償嗎
2021-02-13內退職工是否屬于退休職工
2020-12-19倉管員不愿調崗當送貨員,用人單位是否可以解雇呢
2021-02-25退休職工死亡撫恤金發放標準是什么
2020-12-25社保能不能當作在某單位工作的證據
2021-02-23人身保險合同多久未支付保險費合同失效
2021-03-01保險中怎樣計算免賠額
2021-01-16人身保險合同樣本是怎樣的
2020-12-01投保人以賠償協議顯失公平為由要求變更是否應予以支持?
2020-12-26從事保險活動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