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簡介】
原告張小姐于2009年6月12日進入被告公司工作,雙方簽訂了期限自2009年6月12日至2010年6月11日的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原告的工作崗位為華東去業務經理,月工資1.5萬元,原告工作內容為駐上海從事招商引資工作,并認真執行和完成工作任務。
在合同有效期內經被告通知原告,可以變化乙方工作內容及地點,原告同意服從被告安排。
2010年1月6日,被告向原告發出“關于勞動合同變更協商的函”,提出“受全球經濟環境形勢影響,公司將不再需要獨立華東區業務經理。”
2010年1月15日,被告書面通知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理由是: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雙方未能就勞動合同變更事宜達成一致,故解除與原告之間的勞動合同。被告遂向原告開具退工單,結清了原告在職期間的工資、代通金和經濟補償金等。此后,原告未再上班。其后,原告提起勞動仲裁,要求恢復勞動關系,并支付仲裁起至實際恢復勞動關系之日止的工資收入損失。仲裁委員會裁決對原告的請求事項不予支持。
原告遂起訴至法院。法院認為被告的解除行為違法,但鑒于原告崗位已經不存在,雙方客觀上已經不可能恢復勞動關系,遂判決:
1、駁回原告要求恢復勞動關系的訴訟請求;
2、被告于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差額15352元;
【北京勞動法律師分析】
《勞動合同法》第48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支付賠償金”。
通過該規定可以看出,在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下,如果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可以不同意繼續履行勞動合同,而改為向勞動者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賠償金。如果雙方另有違約賠償約定的,違約方還應賠償另一方的損失。
被告認為其受全球經濟環境形勢影響,原告的崗位已不再設立屬于“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以此為由解除與原告之間的勞動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也不符合雙方勞動合同約定,故被告于原告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應認定為違法。現原告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但鑒于被告堅持不同意恢復勞動關系,且原告原工作崗位已不存在,故雙方間的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被告應按照經濟補償金的2倍向原告支付賠償金,扣除被告已經支付的部分,還應支付15352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校園欺凌屬不屬于犯法
2021-02-18公司減資需要凈資產審計嗎
2020-11-13三維標志商標什么意思
2021-01-20收取支票時需要提防哪些“支票陷阱”
2021-02-23申請破產法人個人債務還用還嗎
2020-12-07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交通賠償訴訟怎樣提交證據?
2021-02-04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頂樓人家漏雨樓頂維修費誰出
2020-12-12股份公司章程是否需要備案
2021-02-17勞動合同主體變更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08勞動爭議的追訴期是幾年
2020-12-19投保前最關心的有哪些事
2021-03-26一般保險公司多長時間可以賠付
2020-12-07保險公司不按時理賠怎么投訴
2020-12-10保險合同必須是書面形式的嗎
2020-12-06如何申請大額保險金
2021-01-20車輛貶值損失保險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4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該保險合同是否適用第三者強制責任保險的理賠原則
2020-12-15